失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措施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失陷性黄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基坑支护措施的研究

彭欣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是通过将电力、通讯、给水、热水、制冷、中水、燃气、垃圾真空管等两种以上的管线集中设置到道路以下的同一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它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对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综合管廊的建设已成为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和衡量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综合管廊工程应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扩、改)建,在城市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规划建设。城市老(旧)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宜结合地下空间开发、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地下主要管线改造等项目同步进行。

关键词:狭长形基坑地下水控制挤密桩法支护观测

综合管廊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一种类型,其主体采用地下布置,应统筹考虑与地下空间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关系;而综合管廊的出入口、吊装口、进风口以及排风口等均有露出地面的部分,这些位置的形式与排布应与城市的环境景观相一致,不影响城市美观度。

一、基坑开挖:

狭长形基坑一般是针对因地形限制采用对撑形式的长形基坑,其中尤以中心城区的综合管廊工程较为典型。

1基坑平面分区应按照设计或基础底板施工缝设置要求确定,分层厚度应与支撑竖向间距保持一致。考虑到狭长形基坑钢支撑的受力特点和土方开挖的特性,基础底板及时浇筑可改善围护结构的受力特征,保证基坑的稳定。

2采用斜面分层分段开挖时,每小段长度一般按照1个~2个支撑水平间距确定。狭长形基坑开挖中保证纵向斜坡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坡度过陡、雨季施工、排水不畅、坡脚扰动等都会引起土坡坍塌、围护结构变形过大甚至失稳,因此开挖前一定要慎重确定纵向放坡坡度,必要时可采取降水、护坡、土体加固等稳定措施,纵向斜面的施工技术参数需要通过计算确定。纵向斜面的分层厚度、平台宽度、分段长度等由支撑的水平和竖向间距确定,狭长形基坑斜面分层分段开挖方法如图图8.2.10。

3设计一般根据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对每层每段开挖和钢支撑形成时间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宜为12h~36h。

二、地下水控制措施:

地下水控制的方法包括隔水、集水明排、基坑降水和地下水回灌等。良好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可保证坑底干燥,方便施工,提高土体抗剪能力和基坑稳定性,防止基坑突涌,减少坑底隆起。在湿陷性黄土上进行基础施工时应采取阻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地基土的措施。

三、地基处理措施:

本项目采用挤密桩法施工处理地基,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厚度宜为3m~15m。湿陷性黄土地基土含水量低于12%时,可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预浸水增湿;当预浸水土层深度在2.0m以内时,可采用地表水畦的浸水方法,地表水畦的高宜为300mm~500mm,每畦范围不宜大于50m2;浸水土层深度大于2.0m时,应采用地表水畦与深层浸水孔结合的方法。

孔底在填料前应夯实,孔内填料宜用素土、灰土或水泥土,填料宜分层回填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0.97。

四、支护处理:

根据综合管廊基坑工程实施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对基坑侧壁应按表1确定其安全等级。

注:1、凡符合基坑和环境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即属于该侧壁安全等级,对同时满足不同安全等级条件的侧壁,应按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确定安全等级。

2、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表2)

五、基坑支护观测

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开挖期间以及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应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状况随时进行巡查,现场巡查时应检查有无下列现象及其发展情况:

1基坑外地面和道路开裂、沉陷。

2基坑周边建筑物开裂、倾斜。

3基坑周边水管漏水、破裂,燃气管漏气。

4挡土构件表面开裂。

5锚杆锚头松动,锚杆杆体滑动,腰梁和锚杆支座变形,连接破损等。

6支撑构件变形、开裂。

7土钉墙土钉滑脱,土钉墙面层开裂和错动。

8基坑侧壁和截水帷幕渗水、漏水、流砂等。

9降水井抽水不正常,基坑排水不通畅。

注:对于基坑上部采用放坡或土钉墙,下部采用排桩的组合支护型式时,上部放坡或土钉墙高度不宜大于基坑总深度的1/2;且应严格控制排桩顶部水平位移。

结论

本文结合城市新老城区结合部的市政管廊建设项目实例从基础开挖、基坑防护、降水排水、重点部位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失陷性黄土地区城镇综合管廊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的地基处理措施.张晓宇2014·山西建筑.

[2]科技创新导报.刘维明.2013年15期.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施工与监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王丽.湿陷性黄土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