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复科患者潜在的危险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浅析康复科患者潜在的危险及预防

唐艺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康复科的高速发展,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安全是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需求。然而患者住院期间的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作为医务工作者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康复科患者;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一、安全隐患

1跌倒与坠床

老年患者由于四肢功能不协调,反应迟缓,所表现出走路步态不稳,感观功能减退,疾病的折磨、药物作用等因素,在患者单独行动如上厕所、变换体位时容易跌倒及坠床。而严重的跌倒及坠床又可能发生骨折、脑震荡、脑出血等,使老年患者病情加重、残疾甚至死亡。

2褥疮

患者褥疮主要发于重度损伤、长期卧床者,局部长期受压部位,机体组织由于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在急性损伤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失衡奠定了褥疮发生的基础;营养不良是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之一,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是发生褥疮的先前原因;临床上床铺面不平、潮湿、较大摩擦力损伤皮肤可直接导致褥疮的形成,褥疮主要与患者骨突局部受压、摩擦、潮湿有关,但明显也受到年龄、营养不良、贫血及机体应激反应等影响。

3.误吸

高龄病人发生误吸的生理基础,身体各器官机能减退,特别是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的三个狭窄部位消失,胃肠道功能减退,致使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当老年人持续仰位或平卧位及床头角度过低都会增加反流物流入呼吸道的机会。其次,会厌功能不全及咳嗽反射减弱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

4.烫伤

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功能退化,对不良刺激的反映和免疫功能下降,致皮肤损伤和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再加上老年人本身疾病的影响,皮肤易损性增加,故使用热疗时,即使正常的温度、距离,仍可能造成烫伤。

5.管道脱落

由于老年病人不能进食,尿失禁保留胃管、尿管等,而有些患者由于留置导管常感不适而产生无意识反射性对抗,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夜晚睡觉时常常发生管道脱落、受压,造成引流不畅等现象。

6医护人员的疏忽

护理人员易忽略个别患者的危重征兆,对急症处理往往不够及时;患者理疗时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巡视,常常易引起烧伤、灼伤、烫伤等情况发生;护理人员未做好功能锻炼的准备工作,导致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差以及关节肿胀、疼痛等不良后果。

二、预防措施

1严格要求高危患者列入重点交班内容,并在床尾悬挂预防跌倒及防坠床标志,严格交班。①对有跌倒及坠床史患者要详细询问跌倒及坠床发生的时间、地点、致伤程度、有否使用过易致跌倒的药物等,重点预防,必要时专人看护。②对高危患者加强巡视,指导患者床边呼叫铃的使用。针对子夜至凌晨为跌倒、坠床高发时段,护士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③对昏迷、烦躁、偏瘫、年老体弱患者安装床栏,安排高危患者临近护士站的病房,以方便观察,及时给予帮助。并向高危患者及陪护人员讲授跌倒、坠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使患者认识到跌倒、坠床的危害性,教会患者及陪护人员识别跌坠床危险因素及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宣教,对使用增加患者跌倒危险的药物时,用前应告知患者及陪护人员可能出现的反应。

2对于病情允许者定期给予更换体位,一般每2h一次。对于病情不稳定,不适用更换卧位者,应用局部减压及减压设备如气垫床交替更换并按摩受压部位,同时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力和受压时间,也减轻了更换卧位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减轻皮肤的摩擦,使用转提式床单帮助患者在床上移动,避免抬高床头30°以上,使所受剪切力达最小。对轻度我们采用持续按摩的方法,按摩时将局部涂上爽身粉以减少手掌与皮肤的摩擦力,但对于Ⅱ级以上的褥疮禁止按摩,用力按摩时反而加重损伤,故发红部位禁用按摩,可以采用碘伏消毒后涂美宝烫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于创面等处理及物理疗法。

3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窒息先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避免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误吸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对于无力咳嗽而痰多的患者,应及时吸痰,勤翻身拍背,促进呼吸道痰液排出。留置胃管只能预防患者进食时食物误吸,而不能阻止胃液反流性误吸。同时,留置胃管后,患者吞咽不适,唾液不能及时吞下而潴留于口腔及咽喉部,致使细菌繁殖,最后被误吸入气管。因此对于留置胃管的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吸痰,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4做好患者及家属卫生宣教,对新入院老年患者要讲解陪护注意事项,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对经常更换陪护的患者要及时做好生活护理宣教,对需要特殊仪器治疗、肢体感觉迟钝、需保暖、反复更换陪护等患者应视为烫伤的高危人群,要反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

5做好心理护理是做好康复科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康复科患者中老年人占大多数,这些患者的基础状况较差,一般合并有多种疾病,容易对战胜疾病产生怀疑。由于机体的恢复能力较差,所以治疗结果往往不够理想。有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配合、不主动,甚至存在有抵触心理,这对护理工作的进行添加了很大的阻力。有些患者则急于求成,过度进行功能锻炼,导致病情加重以及误用综合征等。针对这两种异常的心理做定期的心理指导,既要加强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又要让患者打消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的不实际心理,给患者分享成功案例的经验,增强与患者间的沟通,减少病人与护理之间的隔阂。

6准确评估病情。在入院前要仔细地询问患者病史,不遗漏任何重要的信息。对于患者的基础疾病要格外重视,对患有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肺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性低血糖等患者要格外重视。加强巡视,安排专人看护急重症征兆的患者,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

总结

康复科老年病人较多具病程长、慢性病多等特点,使得影响病人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康复科病人康复的极大障碍。要求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出康复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8]路丽娜.老年护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7.

[9]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1.

[10]卢运红,王慧敏.护士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