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状冲击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2
/ 2

放射状冲击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张田,刘洪举,李华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0007)

【摘要】目的:应用放射状冲击波(RSWT)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论证RSWT对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KOA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单用穴位注射;研究组在穴位注射基础上联合RSW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膝痛及膝关节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疗效相仿(P>0.05),但治疗后1周及1个月研究组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状冲击波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放射状冲击波;穴位注射;膝关节功能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致软骨丢失、破坏,同时伴关节骨质反应性增生,常由膝关节退行性变、外伤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多为膝关节疼痛,病变后期可出现关节僵硬及行走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我们运用先进的放射状冲击波技术(RadialShockWaveTherapy,RSWT)联合传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初步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KOA患者106例,依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5)。对照组和研究组性别比16:35和19:36(男:女),平均年龄53.51±9.17岁和52.89±9.06岁;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VAS评分及ADL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筛选标准:①诊断标准[1]:参照美国风湿病学标准:1.近1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0min;6.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符合1、2或1、3、5、6或1、4、5、6即可诊断。②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诊断为KOA的患者。2.入组前1周未经药物及物理治疗者。3.自愿作为受试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祖师麻注射液每支2ml,一次需4ml,患肢取穴: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等,每次选4穴,每穴注射药液约1ml,1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研究组:在穴位注射间歇时加放射状冲击波治疗,参照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应用指南中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2],依据影像学资料以膝周压痛点为冲击点,选择输出压力2.5-3.5bar,冲击波频率10-13Hz,每次治疗选3个治疗点,每点冲击1000次,共冲击3000次;隔天1次,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

2疗效评价: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①Lysholm量表(100分)[3]:包含跛行、支撑、交锁、稳定性、疼痛、肿胀、上楼梯、下蹲8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②疼痛评定(VAS):用一支刻度10cm直尺,一端0表示无痛,另一端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疼痛,让病人根据自身疼痛变化打分。③日常生活能力(MBI):上下楼梯、进食、穿衣、大便、小便、用厕每项10分,洗澡和修饰每项5分,转移和行走每项15分,共100分。入组患者主要受限在行走、转移能力和上下楼梯方面。随访观察采用门诊随访为主,电话随访为辅相结合。

3统计学处理:按照第三者盲(统计盲)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4.1两组患者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研究组在治疗后1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2两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周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时疗效相仿(P>0.05),但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讨论

膝骨关节炎病理基础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该病发病机制为关节软骨下骨合成和降解紊乱,出现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影响软骨下骨、韧带、半月板、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外肌肉等组织,病变发展后期将导致膝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丧失。张田等[4]的临床研究认为放射状冲击波通过体外局部的高强度作用,所产生的冲击压力可穿透皮肤、肌肉等外层组织作用于靶部位,增强了细胞吸氧能力,可改善股骨头缺氧、缺血状态,激活坏死骨组织损伤后再修复机制,促进坏死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康复目标。

总之,膝骨关节炎的病变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渐进的复杂病理过程,在治疗前要综合考虑各种致病原因及影响疗效的多种因素,根据病情差异制定疗效更佳的个体化微创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419.

[2]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2):25-33.

[3]KumarNS,JakoiAM,SwansonCE,etal.IsformaldecompressionnecessaryForparameniscalcystsassociatedwithmeniscaltears[J].Knee,2014,21(2):501-503.

[4]张田,邱冰,刘文波.穴位注射联合放射状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7):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