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中政府如何应对引导媒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危机管理中政府如何应对引导媒体

许方丽

许方丽(贵州省遵义市委党校,遵义563002)

摘要:在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危机管理的主导,媒体是危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突发事件到危机,媒体无法缺席,政府不该也不能忽视媒体的作用。政府应积极应对引导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要在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政府;应对;引导;媒体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78-01

1媒体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1发现危机的征兆,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危机的潜伏期,媒体利用其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媒体工作人员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地发现危机征兆,并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从而及时采取行动,把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1.2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引导公众情绪,稳定社会危机时刻,公众最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媒体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和解读,既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也能引导公众的情绪,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种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的传播,达到稳定社会,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战胜危机的作用。但对危机事件的不恰当的负面报道,也往往会带来强烈的社会负面影响。所以,权威、主流媒体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危机事件的真相作出坦率、诚实、恰当的报道,以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让他们正确看待危机。

1.3塑造政府形象危机时刻,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的不是政府要发布的新闻。谁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谁就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和事件处理的主导权。在咨询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拖延时间无异是让更多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们比较多的考虑的是展示社会和睦、稳定、繁荣的正面形象。面对危机这种消极负面的事情,一般采取的做法是不说、少说或在处理完毕后作一简要报道。新闻记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过程中,经常面对的是监督对象的百般阻挠和拒绝配合,闭门不见,老板不在,领导不在,有关人员全不在,让你记者来了也白来,什么也得不到。这些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党群关系,影响了政府形象,影响了社会公信力。所以,危机管理中学会和媒体打交道,应该成为政府部门及官员的必修课。政府部门必须认识到,在互联网舆论推动下,新闻传播走向开放、透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官员不能见到摄像镜头、录音设备就恼羞成怒,见到记者就躲、就不舒服,要学会面对媒体,正面回应公众质疑,坦诚接受舆论监督。按照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官员也有义务接受媒体访问,同时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在公众中塑造起一个良好的形象。

2政府应如何应对引导媒体

2.1首先发出声音,占领主流媒体,为危机“定调”也就是说,为控制事态的发展,稳定社会秩序,避免民众恐慌,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公众和媒体面前,把握危机信息传播源,争取舆论主动权,防止流言的产生及媒体传导不正确、不全面的信息。

2.2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定时地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信息

2.3主要领导人是最权威的发言人

2.4主动与媒体合作,建立与媒体之间畅通的交流渠道,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2.5敢于“揭丑”政府敢于将由于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危机事件主动地暴露在公众面前,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并公布危机发生后政府的施救措施。这种做法,既表达了政府的真情实意,也有利于博得公众对政府的理解与同情,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应对引导媒体政府必须注意:先声夺人,先入为主;言而有信;态度坦诚;前后左右的信息一致;积极主动提供全面的信息;与核心记者进行有效沟通。应对引导媒体政府必须清楚:.媒体要什么;你要说什么;兵贵神速,及时回答;只传达精确和被授权的信息;让媒体引用你的话;避免模糊,及时澄清;尊重媒体,尊重记者,有礼有节。面对媒体和公众政府切忌:保持沉默;掩盖事实;推委他人;对记者反唇相讥;态度不温不火,漠不关心;没有统一的信息源。

要在政府、媒体与公众三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三角互动关系:

从政府来说,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要借媒体之口传政府之声,扬政府之名。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向社会公众阐明政府在当前条件下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寻求公众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基本原则最为主要的就是多一点双向传播,少一些单向灌输,强调尊重媒体,强调合作进而达到双赢。因此,媒体与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应从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向指导与合作的关系转变。

从媒体来说,在危机管理中,媒体承担着公开危机信息的重要职责。媒体的价值取向应该也必须与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相一致。媒体应有自己的社会良知和职业道德,并树立国家大局意识和国家利益观念,关键时刻要保持冷静,不能在公众群情激奋的感染下失去理智,迷失方向。媒体要及时向政府反馈民意,报道公众情绪、反映社会动态、监督政府政策的落实;同时也可以向政府提供大量宝贵之信息和建议,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和民众两者之共同“代言人”,是政府和民众沟通之桥梁。

从公众来说看,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普及后,极大地开阔了公众的视野,在公众目前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但“媒介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差别的,不对等的,这种差别往往扩大“现实世界”中某个突出的议题或者某个方面,造成公众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偏差,甚至是恐慌。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都是“媒体化的事实”,实际上的事实到底怎样,可能媒体也并不知道。这就要求广大公众要养成独立认识、思考、判断问题的习惯,科学判断媒介中的夸大和渲染成分,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减少对媒介信息的盲从,不断提高个人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应对突发事件知识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3]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