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陈力平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均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结论子宫内膜癌及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多见于老年妇女,多数病人就诊时病变尚局限于子宫,故预后较好,其5年总生存率为69%[1]。现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子宫内膜癌的综合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54岁。

2临床表现

2.1阴道出血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很多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对此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2疼痛

早期无此症状:晚期由于病变侵犯或压近盆腔神经丛,或宫腔积血/宫腔积脓造成持续性疼痛和(或)腰骶部不适感。

2.3子宫增大

由于病变累及子宫全层或伴有宫腔积血、积脓、子宫可明显增大,超声显示宫壁占位性病变,育龄妇女易误诊为子宫肌瘤[2]。

2.4其他

晚期病例可出现腹膜后淋巴结大,宫颈或阴道穹窿部转移病灶。

3治疗

3.1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病变发展较缓慢,就诊时多为Ⅰ~Ⅱ期,病变局限于子宫,手术目的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探查并确立病变范围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二是切除癌变子宫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转移灶,对Ⅲ~Ⅳ期手术目的是尽可能缩瘤,为放疗、化疗创造条件。

3.1.1筋膜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取样为标准术式。全面探查盆腔,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切下子宫立即剖视,了解病灶大小、部位、浸润肌层深度,并送冷冻切片检查,如确定为高分化腺癌无肌层浸润(Ⅰa期G1级),可不作淋巴切除或取样,但以下情况均应行淋巴清扫或取样。(1)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鳞形细胞癌、未分化癌等;(2)子宫内膜样腺癌、肌层浸润≥1/2者;(3)癌灶面积累及官腔>50%或有宫腔下段及峡部受累者,其淋巴转移率明显增加[3]。

3.1.2筋膜外子宫全切及单侧附件切除,对年轻早期内膜癌病人,近年来探索在治疗彻底同时应考虑生存质量改善,提出对Ⅰa期G1年轻病人手术时保留一侧卵巢,术后严密随访,待生育功能完成后再酌情处理留下的卵巢。

3.1.3腹腔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国内外均有报道,适用于工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3.1.4广泛性子宫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Ⅱ期内膜癌病变已累及宫颈者,包括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取样术,全面探查时可疑病变应取样送冷冻切片检查,激素受体ER、PR测定应作为术后选用辅助治疗的依据。

3.1.5肿瘤细胞减灭术: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中5%为Ⅲa期,有附件转移时常有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60%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复发率为38%,该术式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为进一步放疗或化疗创造条件,同时可鉴别、确定卵巢转移性癌及盆腹腔转移癌,争取最大限度肿瘤细胞减灭术,达到满意缩瘤效果。

3.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子宫内膜癌主要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放射与手术配合的治疗,由于受到放射设备限制和局部病变影响,使腔内放射较困难,宫颈腺癌对放射线不够敏感使治愈率受到影响。

4.2.1术前放疗:一般采用腔内照射,少数情况下采用体外照射。常用的放射源有钻、镭、铯、铱等。术前放疗可减少肿瘤和体积,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减少术中肿瘤种植与转移为减灭肿瘤手术的病人创造了手术条件。方法(1)术前腔内全景照射,A点为45Gy±10%,F点为50Gy±10%,放疗结束后8~12周行全子宫切除。(2)术前腔内非全景照射,术前腔内放疗3~4/周,A点、F点总量25~30Gy,停放疗7~14d行子宫切除术[4]。

3.2.2术后放疗:(1)术后体外照射,对术前、腔内放疗病人,手术应探查有无淋巴转移。手术标本检查肌层浸润及腺癌G2G3及腺鳞癌、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乳头状浆液腺癌等高危病理类型应在全子宫切除后补充放疗,一般为全盆腔照射,必要时加用延伸野照射。(2)术后腔内照射,对术后标本检查中,切缘未净和(或)癌组织邻近手术范围切除不够者,应补充腔内放疗,剂量24~25Gy,2周内完成。

3.2.3单纯放疗:仅用于晚期或病变虽为Ⅰ~Ⅱ期但有严重并发症无法胜任手术者,可采用腔内和体外联合放疗,有报道5年生存率可达到48.9%。

3.3药物治疗

又称内分泌激素治疗,为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其疗效不能以长期生存率判断,而以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延长无瘤间歇、防止复发来评估,适用于晚期/复发性内膜癌,手术或放疗后失败者,特别是早期、分化好有生育要求的年轻病人。

3.3.1激素治疗:适用于病理分化好的子宫膜腺癌,特别对孕激素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反应较好,应用特点是高效、大剂量、疗程长。主要用孕酮类药物:甲地孕酮、甲黄体酮、己酸孕酮,另外,非甾体类雌激素受体拮抗药他莫昔芬,可改善孕酮作用,与孕酮类药物合用。

3.3.2化学治疗:(1)单药化疗:晚期/复发性内膜癌单药化疗可使1/3病例症状改善,但效应维持常短于1年,但疗效优于单纯放疗。(2)联合化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客观效应为40%~60%,优于单药化疗,并使毒性降低。常用化疗方案PAC、PAE和PT。

4结果

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明确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均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5讨论

调查显示,手术治疗内膜癌的比例由43%明显上升为92%[5],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及放疗,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临床对癌变累及范围的估计,病理检查及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方式,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早期病人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存在的复发危险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0例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可知子宫内膜癌及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春花.子宫内膜癌临床综合治疗160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7):935-936.

[2]曹味纯,周秀杰,欧阳强,李新春.子宫内膜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271.

[3]王晓迪,李小平,王建六,魏丽惠.435例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4):295-299.

[4]陈爱香.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173-174.

[5]曹味纯,周秀杰,欧阳强,李新春.子宫内膜癌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