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3

学习科学发展观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

李瓒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揭示了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全局工作的前提、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增强领导建设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十七大坚持了这个总体思路和布局,并且有许多创新,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方面,明确提出党员的主体地位,正式出台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相关条例,在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实行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常任制等。进一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切实发挥党员主体地位是基础,制度建设是基础,特别要在制度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程序化、科学化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的工作、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主体,党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党内生活的主体、党的领导的主体、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发展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尺。党的建设的各项措施,最终都要体现在党员身上,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着眼点理应放在党员主体上,所以说,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保障。

(二)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的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强调,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工作机制,落实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决策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要丰富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决策,推进党务公开,切实选好用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

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要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各项新机制、新方法、新举措,逐步建立起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

(三)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党内民主不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人民民主才是最终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实现党内民主,是为了最终胜利地履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途径和条件。

民主应该体现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党员可以发表看法,提出意见。集中则是按照民主的程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决定。这样的民主和集中下的决策,无疑体现了大多数党员的智慧,也能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目前党内民主建设进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党内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话语权集中在领导机构和少数领导者身上,在信息获取、经济地位、社会身份等方面,普通党员处于弱势地位。这就不仅导致普通党员缺失话语权,更关键的是缺失了监督权,导致不能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围绕着尊重和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更畅通、参与的数量更多、参与的层次更深,这正说明党内民主发展的程度更高,党的先进性更有保障,党员群众的根本利益更能得以维护。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党内民主制度还不健全,导致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不够顺畅。面对现实问题,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新举措,拓宽党员和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直面党内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党务公开、“公推直选”、党代表常任制等一系列新举措,“把党员真正‘亮’出来”,不断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畅通党员的参与渠道,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曾经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共产党本身就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继续发展民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推进和实现党内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政治保证。

(一)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

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先导和示范,从和谐关系本身的内涵和要求来看,党内民主对国家人民民主将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法制将对国家法制起保障和推动作用,党内的团结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党内成员之间的诚信友爱和平等相处将对全社会成员起示范和榜样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影响深远,它会在无形之中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如果没有党内的和谐,如果没有领导党内和谐的实践,党在领导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就会缺少自己的感召力,缺少自身的实践经验,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也难以真正实现。

(二)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密不可分,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执政党在现代政治体系中不仅有着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时它自身又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党内和谐涉及到党员之间、党员和领导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基于充分民主的和谐相处,本身就是整个社会大和谐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严密的组织架构、完整的思想体系、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党内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核心位置,在推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三)党内和谐会大大增强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能力

民主的发展,党内的和谐,会调动党内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更好地克服各种消极因素,会增强党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会使党在各种决策中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会使党内的各种信息传递更为流畅,减少党内因沟通不够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所造成的各种力量损耗,会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全局意识不断得到加强。在此基础上,党才能汇聚广大党员的力量,真正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增强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的党内和谐,对实现全社会和谐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发展党内民主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必须把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能够促进党内基层民主的规范化、程序化,并且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相衔接、相协调。近些年,我们党在党内民主制度创新方面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各地也做了许多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一个时期,应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一)党内民主需要深化科学发展观念

党内民主,从执政能力而言,是科学发展的要求。因此,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内民主建设中,是当前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其含义是要树立正确的民主政绩观,不论是创新党内民主多种形式,还是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各项制度。党内民主的广泛实施和推进,重在努力营造为政清简、作风清新、为官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党内民主的实效性,使党内民主的创新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防止一刀切,防止割裂发展与民主的关系,只重发展不要民主,不是科学发展。只讲民主,不重视发展,这样的民主注定难以为继。

(二)党内民主需要强化基层组织的民主管理能力

十七大提出推进党内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其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整合和代表民众的利益,发挥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作用,这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重点。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多元发展,基层各类利益群体自治组织频频产生,如何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各利益群体自治组织关系,如何在维护个体、小团体组织利益同时维护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是当前党组织面临的难题。基层党组织所起的凝聚作用、战斗力作用、监督作用和表率作用证明,在民众和公共权力之间,基层党组织的“连接”作用,是党内民主的直接体现。基层党组织要建成最广泛代表、最讲民主和最有活力的组织。要从组织创新,班子和谐,人才培养和党员主体地位发挥方面,通过民主的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和宣传群众的能力。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推进党的制度建设

完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规范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建立完善党代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常委会授权制度,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巡查制度等;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对重大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坚持重大问题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对于事关全党的战略性决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事先交予全党认真讨论;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队伍的长效机制,引导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党内事务,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建立党员对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进行评估的机制。

(四)党内民主要在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中深化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内民主必须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好务。当前农村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新农村呼唤新治理。要以扩大党内民主为着力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要求,在法律和党内规章的框架内,积极探索发展、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制度和运行方式,建立、完善、落实和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层民主制度,着力构建以群众满意为价值取向、对下负责与对上负责统一的基层运行机制和治理机制,为构建农村新型治理模式提供鲜活的经验和政治保障。

(五)党内民主要在现有制度条件下谋求发展

每个关注党内民主的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提问,中国的党内民主到底该如何走?把现有的制度条件与民主最基本的要求相结合,从而生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发展民主的空间所在。如何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寻找突破口,或者说如何挖掘好现有的政治资源,利用好现有的政治制度,有效发挥政治组织的功能是考量党内民主深化的重要内容。民主不仅是创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细节上深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作为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聚集了中国社会广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就意味着没有核心权力层的民主。从客观现实出发,完全可以说,没有党内民主,就难有实质性的社会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促进党内和社会和谐,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现实道路。

纵观党八十多年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每一次胜利和每一项成就的取得无不与党内民主的发展紧密相联。党的十七大揭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篇章,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仍然必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增进党内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改革发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