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5
/ 2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原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

公玉磊1蒋文娜2

山东金坤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由于我国生态系统较为复杂,且受人为活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问题不断恶化,并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原理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内涵特征,并提出了具体的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修复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水文和气候情况复杂,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快速增长,自然资源被大幅度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退化。目前,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迫在眉睫。

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原理内涵

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保护修复,其体现了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与原理,重点强调了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关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理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整体性,同时也能有效的反映出各生态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其有效的改变了只对于单一对象的现状,而是将山水林田湖草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态耦合的原理进行有效的联通,涵盖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生态学进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是完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系统的保护能力,有效实现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循环。此外还能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社会与经济的协调互补,有效的维持其稳定性,以此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内涵特征

1.整体性

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了一个层次复杂的系统,“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充分说明了各个要素之间互利共生、相辅相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密切关系。6个要素组合成一个无法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复杂关联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整体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中各要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层次和作用,但是每个因素的地位并没有轻重区分,一个因素遭到破坏,其他因素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中各要素所处的不同层次和位置,确保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生态调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其手段是在充分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组成的景观格局特征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比各种生态要素配置格局之下生态服务能力、经济成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差异,进而对生态因素配置格局不断优化,提升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

2.系统性

按照自然生态的系统性,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开展治理修复最迫切的重要区域,要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陆域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系统性修复。

3.尺度性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也包含了生态系统各个因素的层次等级理论,农田、村庄、城镇等各种尺度的生态系统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结构,这是通过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应对各种尺度景观格局下的污染物传输、生物演变规律、生物迁移规律等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依据“源—廊道—汇”生态过程调控原理,因地制宜运用各种调控、延缓、阻断等管理技术和工程手段,开展尺度性的生态保护修复。

4.均衡性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生命共同体理念也说明这6个要素在空间中的相关关系是均衡的,发展也是均衡的。6个要素的均衡发展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防风固沙、净化水质、净化大气等。只有统筹协调好这六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要点

1.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快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并对已经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确保连通性和完整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修复方法包括:①封山育林。实施有效的封山育林措施,保护天然生态系统的林木与生境,促进天然植被的顺行演替与发展。②林分改造。天然植被的演替过程较为漫长,为了促进森林快速顺行演替,可对处在演替早期阶段的林分进行改造。加速其演替进程。③抚育。根据天然植被所处的演替阶段,对处于后期演替阶段的种类进行抚育,促进演替发展:择伐一些先锋树种的个体,促进后演替阶段的种类生长。并使之顺行演替为生态效益最高的地带性植被的顶级群落类型。④人工改善植被生长外部环境。通过人工补播、补植等营林措施和局部整地、割灌、除草、问苗、定株、除去过多萌条等抚育措施,促进幼树生长,调整种类组成与密度,改善林分结构。加强森林植被保护。

2.对于一些工矿废弃地以及煤矿塌陷区域,要积极地开展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加大复垦利用的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江河湖库水的连通体系,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调配,加强生态系统的减灾防洪能力,加强对河流水道的治理,并且还需要加强对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治理。

3.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试点区域主要位于祁连山冰川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域。相关部门要结合前期调研工作内容,对不同地区制定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各个区域方可实施。各个区域通过加强资金整合力度,结合此地区生态环境温度、生态系统功能特点,对流域上下游进行有效的保护,提高系统的生态保护修复水平。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技术如下。第一,山。加强覆坑平整施工力度,采取表土回填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并对河道工程进行疏浚处理,科学设置挡土墙与抗滑桩,加大植被的栽培力度等。第二,水。将周围区域的水系进行有效连通,加强清水补给力度,妥善修建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坡等。

4.建立健全工程实施保障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一个涉及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系统复杂的工程,在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方面,应将整个水体流域生态环境当做一个系统或者一个整体来看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和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按照我国目前生态保护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纲要,结合当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现状,应从基础建设、监测预警、组织领导、人员考核、资金往来、群众参与、信息管理等环节入手,创新出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原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在对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兼顾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这样才能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整体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惠远,李圆圆,冯丹阳,等.明确内容标准强化实施监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路径探索[J].中国生态文明,2019(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