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培训资源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能计量培训资源探索与研究

李佳高犁周敏黄晓青冷北雪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电能计量工作是电力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培训应实时跟进能源互联网带来的新设备、新技术,即时与电网企业电能计量新流程、新工艺同步,与时俱进。本文在深入研究现有电能计量培训资源基础上,考察电网企业电能计量新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现有资源与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方法。

关键词:电能计量;新技术;培训资源

1引言

电力营销工作中,电能计量涉及发电、供电与用电三方的经济利益。电能计量是电能开发建设、消费传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电能计量技术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大量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应引入应用到电能计量领域,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随之更新换代,性能不断优化。

电能计量技术的发展进步促使公司对电能计量岗位要求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岗位职务规范与生产资料、设备环境不匹配,而新的岗位职务规范需要大力推进。推行实施新的岗位职务规范,必须有一支熟练掌握电能计量新技术的员工队伍,必须做好一线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要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就需要围绕公司电能计量新技术和员工能力差距开发配套培训项目,研发配套课程教材。

2培训资源

硬件方面,电力营销培训资源大多按照“大营销”体系“全覆盖、无缝对接”的要求开展了部门专业建设,设有营销技术、营销服务、农网营销等三大专业,覆盖市场开拓与业扩报装、客户代表、95598服务、智能用电运营、用电检查、抄表催费、电费核算与账务、装表接电、计量检验检测、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稽查业务与监控分析、电动汽车服务、节能服务、农网营销服务、农网电费核算与账务、供电所综合业务等16个工种,与国家电网公司岗位分类标准中的中类要求相一致。为了支撑上述专业培训要求,需分别建设电能计量装置模拟实训室、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实训室、电能计量装置检定实训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训室、低压电路故障查找排除实训室、低压设备安装配线实训室、客户服务中心实训室、典型客户配电实训室、智能用电实训室、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训室等实训场地。

师资方面,电能计量专业培训师主要行业专职培训师和公司系统技术技能专家组成。其中,前者多为毕业后进入行业培训中心,具有学历高、经验少的特点;后者来自生产现场,与前者具有互补的特性。

针对不同水平、地区的员工,设计不同的电能计量培训课程,进而构成了电能计量的课程体系。以某省级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为例,该中心电能计量专业培训对象主要有国网新员工、岗位准入员工、履职培训员工、职业鉴定员工、调考竞赛集训员工等类型,为此制定了多样化、多层级的培养方案,培训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电能计量培训体系

3行业技术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提出和建设发展,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以及以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为代表的电力新技术,两者结合将为供电企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其中也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的生产、制造和管理。

全球能源互联网下,国外优秀供电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从产品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的全面转型,有许多先进经验正逐步为我国吸收应用。例如,售电侧引入多种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内容和渠道,包括电力及综合能源服务;基于客户细类划分业务,由组织架构支撑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构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多种渠道为手段,设计可充分满足客户需求、优化公司资源配置的服务模式。其中,电能计量技术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3.1智能计量体系

为了支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新模式转型,电能计量需要建立一个“资源统一调配、服务快速响应”的组织架构,实现营销和生产的高度融合,做到“前台服务网格化,后台支撑专业化,服务对象分层化,服务内容差异化”。因此,国网营销〔2016〕45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推进智能计量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全面建设“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智能计量体系的目标。《意见》要求,“十三五”期间健全覆盖管理体系、计量装置、检测设备、应用技术的“标准化”体系,提升覆盖计量装置、检测设备、作业装备、仓储配送设施的“自动化”水平,深化覆盖调控、监测、诊断、评估的“智能化”应用,实现生产调度、运行管理、现场作业、质量监督、数据采集、用电服务等全业务、全设备、全要素的智能管理,创建国际一流的智能计量体系。智能计量体系包括基础支撑、业务能力和营销模式等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层要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持续优化运行,营配数据全面贯通,GIS全面应用;业务层实现数据驱动运营;运营层全面推广营销创新组织架构和服务模式。三个层次的建设将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制定转型规划、建设基础能力;第二步实施试点、成果提炼;第三步全面推广应用模式转型。目前,各级网省公司正在着手基础层的建设,行业内培训中心尚未有此方面研究。

3.2集约计量体系

为实现全省计量设备的集中检定、集中仓储、统一配送、统一监督,有力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营销”体系建设,必须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手段构建“整体授权、自动检定、智能仓储、物流化配送”的省级计量中心,也就是“四线一库一平台”。

“四线”包括单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三相智能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低压电流互感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自动化检测流水线。

“一库”是指智能化仓储系统,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管理控制系统、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将电能计量装置的仓储系统由传统地面堆砌、人工搬运、人工管理转变为智能化库存管理、自动化装置输送,满足智能、科学、准确的库存管理要求。

“一平台”是指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生产调度平台。在计量中心生产过程中,物料除了库房暂存,还需要在各工艺环节之间流动,所以智能化仓储系统不仅是建设一套自动化库房,还需要建设一个生产调度平台,负责物料在各检定线之间的输送和信息收发。

结束语

目前,行业内电能计量培训资源还停留在相对落后的传统技术层面,培训现场与公司要求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出现较大差距。为了适应员工未来培训需求,丰富传统电能计量装置检定技术,还需要对培训资源进行以下改进: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实训室已有智能电表、采集终端、互感器的基础上,更新现有电能表、互感器检定技术,由之前单个台体人工接线方式升级为全自动化无缝对接批量检定流水线。新建MDS系统实训室,研发MDS仿真软件,并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实训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训室互联通信,实现数据交互共享。

课程体系方面,搜集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验相关资料,了解状态检验的评价维度、状态项、各项指标的量化方法、判别依据等,在深入了解基础上,与省计量中心联合开发状态检验相关课程,为MDS系统状态检验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组织培训师前往省计量中心学习智能计量体系、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相关知识,更新专业技术储备,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前往基层供电公司,调研实际工作现场,搜集培训案例素材。

参考文献

[1]洪英.电能计量集中管理实施方案的可行性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0):366.

[2]陈立.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架构研究[J].通讯世界,2014,(21):166-167.

[3]高犁,张信,王家驹,吕镇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