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低等级公路小半径曲线交通安全措施改造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山区低等级公路小半径曲线交通安全措施改造的探讨

有福

怒江公路局云南怒江673100

摘要:云南属于山岭重丘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三四级公路及农村公路在平面线形布设时受地形的限制,采用小半径曲线的比例比较高。根据近几年云南各类型交通事故统计显示,曲线段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多数,且事故死亡人数分布显示,在山区小半径曲线段的事故伤亡率是最高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受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小半径曲线不可避免的,故小半径曲线段的安全性是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山区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改造探讨

1、山区小半径曲线段的技术特征

1.1技术等级偏低

由于地形地势限制,山区低等级公路多为弯道设计。视距极易受限;同时存在路面抗滑系数小.超高和加宽设置不足等问题,虽然整条道路等级达到要求但部分曲线段出现超标或者实际运行与设计不匹配的情况。

1.2养护力度不足

目前,低等级山区公路养护重点多专注于不均匀沉降路基破损路面和边沟排水等,而对路面抗滑性能、曲线超高、行车视距、交安设施等重视不足,导致部分道路隐患长期存在且部分地区资金投入不足或不到位,严重影响公路养护质量和安全运营。

1.3气候条件复杂

山区阴雨、大雾和积雪天气较多,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大大地削弱了山区公路的路面能见度与抗滑能力。当公路位于海拔较高地区时,还会由于空气稀薄导致汽车动力性能严重下降。

1.4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山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道路两侧常有各种地质灾害,如落石、泥石流、山体塌方滑坡等,严重危害了行车安全性。

1.5交通安全设施匾乏

由于设计人员不重视或工程造价的限制。很多山区小半径曲线段存在交通标志设置数量匮乏、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版面尺寸过小等问题。

2、小半径曲线段交通事故的特点

通过近几年对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实地调研,与其它高等级公路相比,半径曲线段公路的交通事故存在如下特点:

交通事故状况恶劣,小半径曲线段公路交通事故不仅相对数量多.而且重特大恶性事故发生率高。

事故形态以碰撞、坠车、翻车为主。事故的发生地点多数分布在连续弯道、急弯、悬崖、直桥桥头接小半径曲线等危险路段,这些危险路段使得事故发生率加大。

交通事故伤亡率偏高,行驶车辆由于翻车和坠车直接坠入河里或者山崖,导致部分驾乘人员多为死伤,且山区医疗设施条件比较恶劣,加上山区地理位置的限制常常会导致部分伤员得不到及时的抢救而身亡这些客观条件进一步加大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全曲线段均存在事故多发点,尤其以中间段居多,

驾驶员主观违章多也是一个诱因(如超车、超载、逆行、人货混装.或判断错误、操作不当等);还有车辆本身引发的机械事故(如制动失效、车辆失控、轮胎问题等),车辆在山区公路恶劣的道路环境条件下必须保持良好车况。

3、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存在的典型问题

结合怒江山区低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现状调研资料,山区小半径曲线段的交通安全措施存在如下典型问题:

3.1视线诱导不良

线形诱导不达标是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上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缺乏线形诱导标志或者线形诱导标志设置不满足规范。如很多山区公路只在高填方或者弯道处安放红白漆的混凝土柱,对于线形轮廓标、诱导标等的设置却常常被忽略,尤其是小半径曲线上路侧险要路段更应设置线形诱导标。

3.2标志标线不当

3.2.1标志

实际应用中标志设置和设计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某种程度上具有随意性。改扩建前期营运中山区曲线段公路标志设置普遍偏少,应该设标志的地方没有设置。如:在进入小半径平曲线前应设置急弯的警告标志;还有一些标志被树木或新建建筑遮挡起不到作用。

3.2.2标线

在改扩建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路面破损、标线残缺情况普遍存在。标线残缺会导致双车道公路路权分配不明确,如双车道公路应该选用黄色标线作为道路中心线同时在危险路段施画中心黄色实线来达到分隔对向车流、分配路权的目的,而不是目前大多数路段上使用的白色标线。

3.2.3标志标线组合不当

标志标线缺乏配合或组合不当的现象普遍,表现为:在同一路段的标志与标线管理意义不统一,甚至出现管理意义相反或者意义表述有歧义的设置情况,有的是新的交通标线在最初的使过程中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或者交通参与者自身素质等客观因素难以理解.致使交通标线的实际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如:设置了禁止超车标志的路段中心线应画实线,许多路段施画的却是虚线。

3.3路侧防护不足

小半径曲线段路侧防护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路基段防护不足;二是桥梁及桥头与路基段的过渡防护不足。

3.3.1路基段防护不足

目前,我国低等级公路上的路侧防护设施设置极不规范,不合理,其防护性能和可靠度均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直墙式混凝土防撞护栏,存在设计尺寸不足或者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护栏的防护能力存在严重缺陷的问题。

间断布置的砌体防撞设施,仅仅是起到了美观和警示作用,基本上发挥不了任何防护作用。这种松散的结构在车辆冲撞荷载的作用下,它的抗剪切强度和整体性严重不足,会马上被冲断、冲散,不能对失控车辆进行有效的保护。

路侧警示桩的结构非常单薄,它应更侧重视线诱导功能而不是防护功能,但是现在很多公路部门都将它作为一种防护设施在危险路段使用。如:山区公路位于曲线段的填方路基的坡度很陡、填土高度很高,是一处潜在事故严重度很高的路段而这样路段仅在路线外侧设置了一些警示桩作为防护设施,其防护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3.2是桥梁及桥头与路基段的过渡防护不足

桥梁护栏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桥梁护栏本身的防撞能力不足;二是桥头接小半径平曲线。我国等级公路上桥头接小半径平曲线的现象非常普遍,桥梁是跨越河流、沟壑.桥面与桥下地物地貌一般均有较大的落差.一旦车辆冲出桥面,即会面临车毁人亡的危险状况。曲线外侧没有设置任何的保护设施,而且急弯前方没有相应的提示或警告标志。如果车辆

的速度很高或车辆性能不佳,不能顺利完成转弯就会跨过没有任何防护的桥台堕落桥下,造成车毁人亡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4、小半径曲线段交通安全措施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小半径曲线段改建时不同的道路交通环境中的事故类型和事故原因可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4.1改善行车视野

为确保在公路平曲线的行车视距,应经常对遮挡驾驶员视线的路堑边坡、树木、小半径凸形竖曲线、广告牌等进行日常的养护与清理,尽量避免出现视野盲区。

对路面较窄的小半径曲线段,为了减轻行车视距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在曲线中间段外侧安装凸面镜,以便前面的道路交通情况及时地让驾驶员从凸面镜中观测到。同时改善视距能够使驾驶员及时地发现险情从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4.2实行交通管制

在一些偏远山区,通村公路上,若改善视距比较困难,又无相应的资金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改善,夜间或雾天、雨天车辆较少时,可以通过对该路段是实行交通管制的方式来减少事故的发生。

4.3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在事故多发路段,适当的设置线形诱导标、交通标线和轮廓标,同时以防失控车辆驶出车道外,在临崖路段和急弯陡坡还应该设置防护墙或防护栏。对一些重要的交通标志应规范、足量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违规的概率。为了能使交通标志对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对交通标志板上的内容做些简单的处理,如文字说明、字体大小等。将交通标线与交通标志进行组合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车辆驾驶员的危险行为操作。

4.4控制行车速度

山区低等级公路改扩建后交通量短期内相对较小,对急弯路段进行强制限速保证行车安全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可在要求限速行驶路段前方50~1OOm处和限速起始点处各设置一组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或告示牌,以加强前续车辆驾驶员对标志指令的接受效果,同时提示后续车辆在进入限速路段前提前准备,以免与前方减速车辆尾随相撞。保证了交通标志的有效性,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配合:

设置“颠簸路面”“噌杂车道”,迫使是驾驶员路过该路段时主动的进行减速操作,需要指出的是:颠簸带尽可能保证1m宽度。

在减速路段路面上划横线,运用人眼对不同标线的主观感觉,使之减速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原理是路面横线在驾驶员眼中快速闪现,造成行驶速度过快的认识,使得驾驶员主动减速行使。条件允许时.可安装雷达测速仪,通过声音提醒驾驶员应减速。

4.5优化线形组合

优化线形组合针对道路安全状况比较恶劣的路段,就远期考虑而言,可对该路段进行改线改造。在投资许可下,对该路段进行改线能够优化线形组合,删繁就简、化多为少,如将多个连续的小半径曲线改建成为一个大半径曲线等。

4.6适当加宽路面

山区低等级公路往往回头曲线较多,受纵坡及地形影响,部分路段线形优化组合较为困难时,若路面两侧有加宽的条件,可在路线一侧或两侧进行适当加宽路面,或增加水沟盖板,能增加车辆驾驶时的容错能力,能有较减小回头弯处的事故发生率。

结语

上述每个安全措施方案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绝不是孤立的,有很多情况需要采用多种方案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