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的相关分析杜承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的相关分析杜承泽

杜承泽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根基,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工民建整体工程质量,强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研究显得更加必要。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方面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

引言

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工民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强化其技术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是新时代对建筑行业建设发展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工艺也会不断完善和发展。

1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应用要点

1.1地基基础勘察工作

地基基础勘察时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施工人员要全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掌握地基土质情况以及工程周边环境。以此为依据制定最佳施工方案,明确地基误差范围、进行测点密度合理布置,确保地基基础勘察实效。

地质勘察内容主要包括:①通过地质勘察,对工程建筑地基的地质类型、分布、水文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合理分析,得出该地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数据,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②确定地基的深埋和误差允许范围,根据房屋建筑总平面图对建筑坐标和地形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筑上部结构、建筑类型、建筑功能等对其荷载力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明确地基深埋和误差允许范围。③合理布置勘测点,布置勘测点需要满足地基均匀性要求,确保每栋建筑都有一个勘测点,保持其布设密度合理。

1.2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技术

现阶段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置换法、强夯法、复合地基法等。在实际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施工要求与施工地点地质条件、区域特点等合理选择施工技术类型,秉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确保地基处理技术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不同地基处理技术,其特点优势各有不同,以置换法为例,置换法主要特点为经济实用性强、工程量大、操作复杂、难以与大型建筑地基需要相符;强夯法应用特点为施工周期短、施工设备简单、经济实用性强,主要应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中,不同建筑标准,低、中、高层次工民建工程均可利用此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法主要特点为低沉降、高强度、低成本、抗震性能强,可解决含水率高的粉土与粘性土、淤泥质土等土质地基建设问题。综上可知,实际施工时要结合不同地基需求选择针对性强的地基处理技术。

1.3合理选择基坑支护技术

基础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选择合理的基坑支护技术非常关键。选择基坑支护技术要结合建筑需求、工程要求、成本计划等进行理性选择,基坑支护技术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应用效果显著。

常见的基坑支护技术包括逆作法技术与排桩支护技术。排桩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国建筑基础施工领域,如:SMW工法桩,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开挖导沟、设置导向、布设型钢悬挂梁、定位SMW搅拌机、进行搅拌、涂刷隔离剂、插钢等,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完整的施工记录,当施工完成后要回收日型钢,进而完成基坑支护技术。

2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的实践应用

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例,工程主建筑19层、4层裙房,建筑总高度、总建筑面积分别为78m、22763.45m2,并配有地下人防和车库,建筑类型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设计预设建筑使用寿命为50年。设置可抗震等级烈度为7度,框架结构为主要建设结构。

2.1地基基础勘察

为保证地基基础施工高质量,以某水文工程勘察研究院为委托单位进行施工勘察,综合勘察报告、土工试验、强度试验等相关结论与数据,对工程地质土层进行准确判断,以粘性土为主要构成成分,分布均匀和性质稳定。

结合综合分析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地下室抗浮、稳定性考评,最终以“桩基十承台”为基础进行地基施工,选择自然放坡结合土钉支护的方式、PHC桩地基处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以PHC模式进行桩地基处理的基本流程为:整地放线、调整桩机、定位吊装、垂直检查、试压、焊接等。

2.2具体应用

2.2.1基坑支护

具体设置基坑支护施工操作如下:

①设计思路

有效的基坑支护深度为4.8~6.9m之间,属于为期一年的安全性临时性工程。设置工程绝对标高为66.300m,以干钻机进行土钉墙施工,控制钻孔直径为100mm,以RB400钢筋进行孔内打杆,稳固土钉墙采用钢筋中支架的方式,该每隔15.0m放置一个支架,保证打土排布,整齐稳固、注浆均匀。除此之外,设置自然放坡坡比为1:0.9,将1.5m的小16mm—HRB400螺纹钢设为坡面钢筋,控制钢筋间距为1.5mx1.5m,完成三排布设后,混凝土碰面以C20细石混凝土为主,主要的施工工艺为:测量放线、开挖土方、排水清杂、钻机成孔、插杆注浆、网片铺设、喷射面层混凝土等随后进行循环施工直至基坑底部。

②开挖土方施工

利用挖土机械与人工开挖进行配合提示土方开挖的效率。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要注意根据工程需求及建设要求,合理配置施工挖机等设备,保证开挖过程中,合理控制每层开挖深度,正确对待易塌方地段、软土地段的开挖深度,在施工前进行充分地下室结构、基底标高与施工图对比,重视挖土、堆放等顺序及指定位置、合理设置运输、路线。以人工挖土方式处理最后30cm土方避免扰动土体,有效缩减基坑暴露时长、避免围护体发生变形,开挖完后一天内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在土方开发过程中,密实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结合工程结构性质、使用要求以及性质确定密实度,其具体参数如下表1。

表1压实填土质量控制

③土钉墙支护

这主要是指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土钉墙支护原材料进行施工,保生施工的严谨性、规范性,避免土钉支护存在油污、锈蚀等问题,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择优选择螺旋式钻孔机钻、JQ30灰浆泵等进行硅酸盐水泥注浆,进行支护施工时,应密切重视钻孔、场地排水、成孔等施工工艺保证土钉设置、注浆、锁定钢筋的相关技艺质量,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面层质量,重视合理把控网片制作、网片铺设、机具设置等施工环节的顺序及品质,同时要保证对终凝后的混凝土面层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工作。

2.2.2PHC桩施工

为保证PHC桩施工质量,施工单位总结了如下施工关键点:在PHCC桩施工中,施工单位遵循了先大径后小径、先长桩后短桩原则,且具体施工自中间两边对称前进。沉桩施工的开展需在桩位侧量监理无误后进行,为保证PHCC桩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每天施工前均开展了施打桩位与邻桩间尺寸准确性的检查,并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水准点用于控制送桩高度。

结束语

工民建建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在工民建建筑中,地基基础则是建筑物的基础工程,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应做好地基基础施工工作,要全面展开质量控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全面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文生,王涛.地基基础技术创新与发展[J].建筑科学,2018,34(09):66-75.

[2]祁达.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