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两次雾天气的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昆明地区两次雾天气的诊断分析

周稀

(安宁市气象局,云南安宁650300)

摘要:通过分析两次典型雾天气个例,通过对比,对昆明地区大雾天气形成机制进行初探,对其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昆明地区雾出现时湿层厚度较大,水汽条件充足,且雾出现时气层稳定,低层大都表现为微扰动,风速较小。

关键词:雾;环流;地面要素特征

引言

本文对昆明地区2008年12月1日和2010年12月8-9日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形成原因进行对比分析,运用2008年12月1日和2010年12月8-9日两次雾过程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昆明站探空资料及1°×l°NCEP每日四次格点资料。通过分析两次典型雾天气个例,通过对比,对昆明地区大雾天气形成机制进行初探,对其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对预报本地大雾天气有指示作用。

1天气实况

2008年12月1日-2日,昆明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天气,大雾出现时间是1日08时,一直持续到2日20时(图1a);2010年12月9日昆明大部出现大雾天气,同时局部地区还伴有降水。大雾出现时间是8日下午一直持续到9日下午,其中9日最明显(图1b),但与2008年12月1日相比,本次大雾浓度有所减弱。

图1(a)2008年11月30日图1(b)2010年12月7日

08时—12月2日08时昆明站三线图08时—12月9日20时昆明站三线图

2大尺度环流形势

本次大雾天气形成前期昆明地区无明显降水,从500hPa看(图2a),青藏高原到云南上空一直为西北气流控制,有一定冷平流输送,夜间晴朗少云,利于地面散热,使近地面气层辐射降温,具备较好冷却条件。700hPa(图2b)云南上空为偏西气流控制,在滇中以北,水汽条件充沛,本次大雾过程水汽主要是青藏高原上空及滇中以北。

图22008年12月1日05时(a)500hPa和(b)700hPa环流形势和相对湿度图

图32010年12月9日05时(a)500hPa和(b)700hPa环流形势和相对湿度图

本次大雾天气形成前期云南受南支槽和切变线影响,7-8日昆明地区出现降水天气,降雨增湿致使近地层水汽充沛,当500hPa低槽过境云南后,云南为西偏北气流控制(图3a),辐射降温,利于本次大雾天气过程产生。同时,从700hPa(图3b)云南上空为偏西气流控制,低层孟加拉湾有水汽输送到云南,为大雾天气出现提供较好水汽条件,因此本次大雾天气持续时间长。

3物理量场分析

3.1垂直运动

两次过程昆明700hPa以下为较弱辐合上升运动,这种浅层上升运动可以使近地层水汽向上输送,使湿层达到一定厚度,水汽在该高度内充分混合,在700hPa以下存在弱下沉运动,高层下沉运动阻止低层水汽向高层输送,利于低层水汽累积和湿度增加。

3.2层结条件

2008年12月1日08时昆明上空低层存在一定湿层,700hPa附近存在逆温层,相对比较浅薄;2010年12月9日08时昆明上空湿层达500hPa较深厚,该时次无明显逆温层,而从12日8日20时昆明站探空资料可看出近地面存在弱逆温层,考虑08时随着太阳辐射增强,逆温层可能逐渐减弱消失,故在08时没有明显逆温层。从两次过程分析可知,大雾天气过程出现时,探空图上层结较稳定,近地面存在一定湿层。

4地面要素特征

4.1气压场

从两次地面气压形势看出,两次过程,地面为均压场控制,在昆明上空风场为弱辐合,近地面为微风,当有大雾天气出现时,昆明近地面为弱偏北风控制,在微风作用下,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散到适当高度,使水汽垂直输送到一定高度,有利于大雾天气形成。

4.2湿度

两次过程的850hPa温度露点差明显偏小,两次过程T-Td≤2℃,(查阅05时相对湿度值)可见,通过分析两次昆明典型雾过程发现:从冷却条件上看昆明雾形成主要是由500hPa西北气流控制,从水汽条件上看,辐射雾所需湿层厚度要大,水汽条件更要充足。但在2008年12月1日雾过程前期无降水,其湿度比较大,2010年12月8-9日则前期有降水,可见雾形成中湿度大也可出现大雾天气,从层结条件上看雾形成需要稳定层结,或有逆温层。从风力条件上看,微风,近地面存在弱辐合较易形成雾。静风时,辐射冷却只影响到近地面很薄气层。微风对雾形成最有利,微风加强近地面层乱流、湍流交换促使水汽输送到一定高度,利于形成一定厚度雾;风过大(风力>4级),阻碍近地面层冷却,水汽大量上传,低层水汽减少,不利于雾形成。

5结论

昆明地区雾出现时湿层厚度较大,水汽条件充足,且雾出现时气层稳定,低层大都表现为微扰动,风速较小。

参考文献

[1]《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人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2]李子华,黄建平.1996年南京连续5天浓雾的物理结构特征[J].气象学报,1999,57(5).

[3]杨中秋,许绍祖,耿膘.舟山地区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J].海洋学报,1989,11(4).

[4]鲍玉堂,束家鑫,朱炳权.上海市城市雾理化特征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18(1).

[5]黄玉生,黄玉仁,李子华,等.西双版纳冬季雾的微物理结构及演变过程[J].气象学报,2000,58(6).

[6]李子华.中国近40年来雾的研究[J].气象学报,2001,59(5).

[7]李子华等.重庆市冬季雾的宏微观结构及其物理成因[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