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心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孙敬王彬邢元张佳茵朱丹

鸡西市人民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研究目的:主要运用氯吡格雷对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的病人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并将其划分成为等人数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对对照组的病人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研究组的病人在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前提下,再施加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约是88.1%(37/42),而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约95.2%(40/42),因此可见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对于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征的临床治疗方面,对病人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不仅能够大大缓解病人的病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将氯吡格雷广泛地应用于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治疗当中。

关键词:心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引言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诸多病征当中尤为常见的病征。此类疾病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甚至会引发病人猝死。在实际的心内科临床治疗当中,我院应用药物氯吡格雷对患有急性心绞痛的病人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下面笔者进行详细的报道。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临床研究当中选取的84例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都是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这些病人均经过了心电图等诊断,并已经得到冠心病心绞痛的确诊结果。这84名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的病人年龄分布在43岁~72岁之间,平均约(55.2±1.3)岁;他们的病程分布于0.8年~8.7年,平均约(3.1±0.6)年;其中,男性病人有51例,女性病人有33例,将这84名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工作,包括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2例。将这两组病人的各种基本个人资料进行比较,在通过仔细的统计学计算以后,发现P>0.05,因此对照组与研究组能够可以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1.2.1对对照组的病人首先应用药物倍他乐克,以使得病人的心肌耗氧量有所下降;再对对照组的病人应用硝酸甘油,从而令病人的冠脉血管得到扩张;最后在应用阿司匹林产生一定的抗凝作用进行。同时还应该注意,由于患有急性心绞痛的病人对于环境的舒适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对急性心绞痛病人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足够的氧气吸入以及充分的休息。

1.2.2对研究组的病人除了实施对照组病人应用的常规治疗方式之外,还要对急性心绞痛病人应用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每天2次。药物应用治疗的时间是14天。

1.3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评价

1.3.1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在对研究组病人进行治疗以后,对病人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用量减少程度超过80%,且病人发生心绞痛症状的次数明显减少,同时急性心绞痛病人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其心电图保持在正常水平抑或是其心绞痛的分级缓解成2级;

1.3.2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在对研究组病人进行治疗以后,对病人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用量减少程度约为50%~80%,且病人发生心绞痛症状的次数有所减少,同时急性心绞痛病人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其心电图的sT段回升超过了0.05my抑或是其心绞痛的分级缓解成1级;

1.3.3临床治疗没有效果:在对研究组病人进行研究之后,对病人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用量减少程度约为50%及以下,且病人发生心绞痛症状的次数还是和治疗之前一样,同时急性心绞痛病人的心电图情况及心绞痛分级情况也和治疗之前无异。

1.4研究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SASl5.0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t检验抑或是x2检验的方法,得到P<0.05,表明本临床研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临床研究结果

2.1关于治疗效果

研究组:有23例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占54.8%;有17例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占40.5%;有2例临床治疗没有效果,占4.8%。可见,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约95.2%。对照组:有13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占31%;有22例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占52.4%;有7例没有临床治疗效果,占16.7%;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约83.3%。

将这两组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这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表明本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2关于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有1例病人出现了呕吐的症状,在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后,呕吐症状消退。研究病人并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因而将对照组与研究组急性心绞痛病人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P>0.05,两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而使得血小板凝聚并造成血栓,进而导致病人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同时由于自溶过程发生的动态不平衡以及血栓的形成,使得冠脉出现不稳定的不完全性阻塞。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众多急性冠脉综合征当中最为常见的病征,该病征很容易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会令病人发生猝死。心绞痛主要是因为心肌一过性缺血或者缺氧所导致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症候群。绝大部分病人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或者粥样硬化所导致的。然而也能够出现在冠状动脉没有出现病变的群体当中,使病人出现严重的贫血、肥厚型心肌病以及主动脉炎等。常见的症状体现均具有明确的诱发因素,例如病人的情绪过于激动抑或是繁重的体力活动等。胸痛的性质比较复杂,以心脏部位发闷紧缩感、烧灼样疼痛等为主,而针刺样的心脏疼痛一般不属于心绞痛。心绞痛的疼痛位置是胸骨后中上的部位,总是牵引着往前臂部位和左侧肩膀位置放射。心绞痛的疼痛一般会出现3分钟~5分钟左右,15分钟以上和1分钟以内的心脏疼痛均不能归为心绞痛。病人出现心绞痛的时候,病人的血压会发生短暂性的上升,其心率会显著加快,并伴随着心律不齐。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同时也是目前效果最好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的作用机理为利用对血小板膜受体和二磷酸腺苷(ADP)结合的选择性抑制,令和其耦联的糖蛋白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点无法暴露出来,从而令纤维蛋白原不能同糖蛋白受体有效结合,同时利用由释放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进行抑制,以不可逆地对血小板互相聚集进行抑制。二者分别利用对血栓素A2进行阻断以及对ADP受体进行抑制,从而有效抑制血小板产生聚集作用。将这两组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这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表明本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见,对于患有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征的临床治疗方面,对病人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不仅能够大大缓解病人的病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可以将氯吡格雷广泛地应用于心内科急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李霜,丰雪.急诊内科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29-29.

[2]夏光辉.3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l,04:62.

[3]斯日古愣.6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35:91.

丁永勇,马江帆,张瑞蝶.心血管病内科患者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1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