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分析与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心内科老年病人的睡眠质量分析与心理干预

阎萍

阎萍(辽宁省大连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二病房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研究改善睡眠障碍的方法及措施。方法87例病人面对面谈话,了解患者睡眠情况及睡眠障碍症状(涉及患者休息、入睡时间、夜醒、再次入睡、晨醒时间)。分析影响睡眠原因(包括疾病、环境、心理等),给予相对性护理,分别3天和7天,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为早醒(41.2%)、难入睡(37.0%)、夜醒、再次难入睡等。主要因素为疾病、心理、环境及其它因素。护理干预后均有不同提高。结论影响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主要原因是疾病和心理,给予相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睡眠情况,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心理干预

心血管疾病最基本治疗方法是良好休息。住院患者由于周围环境,疾病和心理原因可导致睡眠障碍。严重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加速呼吸循环,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1]。所以,制定严格有效地针对引起睡眠障碍原因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恢复病情极其重要。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我院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年龄≥60岁)87例,男53例,女34例。年龄60—85岁,平均72岁。单纯冠心病33例,高血压病15例,慢性心力衰竭2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心肌梗死6例,退行性瓣膜病5例。

1.2方法

以面对面谈话的方式,内容涉及患者年龄、性别、退休前职业、是否单独生活等。患者睡眠状况包括:晚间休息及入睡时间、夜醒、再次入睡及晨醒时间、服用药物史等。分析影响睡眠因素:疾病、心理、环境及其他因素。以问卷方式由主管护士对入院后3~5天的患者进行调查,当场收回,收回率100%。根据对患者调查结果制定严格有效护理措施,行护理干预,3天及7天对患者进行睡眠情况评价。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

睡眠障碍症状及原因:患者早醒29例,入睡困难30例,夜醒21例,醒后难睡19例(可同时具有2种及以上症状)。以早醒(41.2%)、难睡(37.0%)发生率高,各种原因及所占比例(见表1)。行护理干预后,睡眠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见表2)。

护理干预,美国护理专家Henderson指出,满足病人休息和睡眠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2],临床护理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整体指导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通过改善患者症状、环境,与病人共同定制作息时间表,并规律活动。同时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加强老年病区管理,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及辅助睡眠。本组58例引发睡眠障碍患者中有57例症状明显改善,表明睡眠障碍有不同程度改善。老年患者夜间睡眠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高。因此,护理工作重点[3-5]为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针对性护理措施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减少夜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3心理干预

据老年患者心理特征,由于对环境适应力差,同时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而焦虑;在不了解病情情况下接受检查及治疗,会产生恐惧;某些老年患者因思维固定,性格固执致不听医师劝解或对其治疗表示不信任状态,不配合治疗。还有一部分曾经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老年病人,他们有较强自尊,希望更多人关心照顾,注意和同情。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心血管疾病为慢性疾病反复发作并住院,患者多担心疾病恢复及经济问题,导致患者敏感、好怒、抑郁、焦虑,恐惧,情绪易波动。因此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病人真正的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心理、习惯等特点,需要由医护人员及家属关心照顾、鼓励及支持,耐心讲解相关疾病基本知识、针对性治疗及注意事项,尽力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积极配合养病治疗,避免情绪变化导致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贾艳梅,邢启秀,刘素梅.等.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C):15-16.

[2]徐归燕,计惠民.失眠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3):103-105.

[3]杨凤莲.护理安全评分表用于老年性精神障碍住院病人安全预防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C):228-229.

[4]王芸,王静,何华英.跌倒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O,24(10C):2786-2787.

[5]何华英,王芸,张红英.跌倒危险度评分表在中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A):2856-2857.

[6]肖志凌.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指导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2B):3204-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