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

宋和娟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内我科收诊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加强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呼吸系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91-02

为了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的护理体会,本文笔者以60例病人为对象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9月内收诊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按照1:1比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50~72岁,平均年龄(61)岁。观察组:17例男性,13例女性,50~69岁,平均年龄(59.5)岁。上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如术前心理疏导、手术准备、术后病情监测、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第一,呼吸训练,指导病人腹式呼吸,浅而慢,增加通气量,扩张肺组织,以免肺泡萎缩,促进肺组织换气功能,预防局限性肺不张,叮嘱病人反复练习。若是伴有轻度呼吸困难,可减少深吸程度,增加呼吸次数,稳定心率。呼吸困难明显者,无需强行完成该训练。第二,咳嗽训练,术后病人可能因胸壁切口疼痛,强烈抑制咳嗽反射,干扰气管内痰液排出,对通气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术前加强咳嗽训练,有助于术后排出痰液,先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紧密声门,此时患者胸廓明显增大,膈肌降低,胸腔容积增加,肺内空气容积随之增加,所有呼气肌肉收缩,胸腔内可见正压并压缩肺的容积,此时,突然放开声门,经由气管肺内气体冲出,借助快速气流的作用,将痰液带出。咳训练时间宜选择晨起,睡前以及餐前1小时进行,避免餐后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2)术后。第一,吸痰护理,术后,为了保持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有效清除气管内分泌物,一般需吸痰处理。在吸痰过程中,注意吸痰前后给予3min纯氧,插入无菌吸痰导管至气管,送至气管最深部位,随后通过边旋转边吸引的方式操作,随后缓慢拔出,直到全部拔出,一般要求整个吸引过程控制在8s内。第二,呼吸道护理,术后,患者上半身抬高约30~40°,下垂腹腔脏器,降低膈肌,促使胸腔呼吸容量增加。同时,雾化吸入后给予G5震动排痰仪按照从背底由下至上,由外至内的顺序叩击胸壁,震动气管壁,排出痰夜。根据患者年龄,体格以及病情选择频率18至30cap/s,每日4次,10~15分钟每次,震动排痰选择在三餐前1小时及睡前进行。第三,雾化吸入,通过雾化吸入直接将药物送至支气管粘膜表面与肺泡内,药物配方包括布地奈徳1mg、异丙托溴胺2.5mg加入2ml生理盐水,雾化氧流量5升每分,每次雾化时间15分钟,每日3~4次,雾化吸入前后给予患者漱口。第四,有效镇痛,术后及时有效止痛以缓解疼痛造成的限制性呼吸及咳嗽,除给予镇痛泵使用,佩戴胸带外,还可给予抱枕咳嗽法减轻疼痛,增加呼吸深度及有效咳嗽,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病人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独立性四个指标,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调查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实行百分制,60~100分表示满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低于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

统计发现,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heart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也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1]。目前,瓣膜置换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然而,此类病患若是二尖瓣出现病变,导致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呼吸系统随之改变,长期慢性感染病人若是行瓣膜置换术,很容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2]。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护理内容片面、单一,针对性不强,未将病人作为护理的主体,被动开展护理工作,缺少呼吸系统方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不高[3]。对此,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中,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系统护理干预,术前强调呼吸训练与咳嗽训练,术后注重吸痰护理、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及镇痛护理,尽量维持患者呼吸系统正常,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郭志红.对进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09-111.

[2]夏海娜.康复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60-261.

[3]林宏彩,符淑霞,陆崇娴.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08):121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