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寰椎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

吴雨新

吴雨新(黑龙江省嘉荫农场医院153223)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157-01

【摘要】目的讨论寰椎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目的是恢复寰枢椎的稳定性及生理功能,解除神经压迫,防止继发损伤。

【关键词】寰椎关节脱位治疗

又称“寰枢关节旋转脱位与固定”,1968年Wortzman首先报道。本病发生机制有多种学说,其中以感染和创伤学说为多数学者们赞同。

一、解剖特点与损伤机制

寰枢关节包括:①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②齿突前、后关节。分别位于齿突前面与寰椎前弓的齿凹和齿突后面与寰椎横韧带之间,形成两个滑膜腔。寰枢关节的周围韧带及覆膜有寰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覆膜及寰椎后弓与枢椎椎弓间的黄韧带。头部旋转运动的50%发生于此关节,它不但运动灵活,且周围有许多韧带连接枕骨、寰椎、枢椎及其他颈椎。当头颅部突然屈曲时,头部的动能大部分集中在横韧带上,齿突恰在其中央部,形成一种“切割”外力,可造成横韧带断裂。另外垂直暴力作用,使寰椎侧块和椎弓骨折段分离移位也可造成横韧带撕裂。横韧带附着于寰椎两侧块前方,并与其前弓共同构成骨纤维结构,限制齿突过度活动,保持寰枢椎稳定,当横韧带损伤或断裂时即可出现寰枢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这是一种严重损伤,常伴有脊髓损伤,可立即致命。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局部表现主要是枕下和枕颈部疼痛。运动功能受限,斜颈、颈部发僵。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斜颈的出现可引起对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如果合并脊髓受压、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为:可出现一过性神经损伤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更甚者伤后即瘫合并有头痛、呕吐等症状,有的可即刻因损伤呼吸中枢而死亡。寰枢椎损伤,因其部位特殊,故在进行诊断和分类时应详细收集病史:包括受伤的姿势,暴力作用于颈部的方式等。临床检查应有节制,搬动时要避免继发损伤。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有无脊髓或神经根受损的情况。

三、辅助检查

X线张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侧位X线片能清晰显示齿突和寰椎椎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4mm以内。根韧带是软组织,普通X线不能显影,其损伤情况应以间接影像加以判断。寰椎前弓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突距离(ADI)比较有参考价值。

(1)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相对应点的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3mm和4mm;如成人寰齿距为3~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撕裂;如寰齿距为5~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分辅助韧带撕裂;如10~12mm则证明全部韧带断裂;但必须指出,有时横韧带完全损伤而不发生间距变化,遇有此种情况不可放弃诊断,应在医师保护下作主动伸屈动态下摄片。

(2)枕颈伸屈动力性侧位片:显示屈曲位时寰椎前弓和齿突呈V形间隙,提示横韧带下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未断的纤维束起支点作用,而显示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形。

四、治疗

目的是恢复寰枢椎的稳定性及生理功能,解除神经压迫,防止继发损伤。

(1)疑有本病时,要立即佩戴颈托,搬动时宜数人平托,寰枢椎损伤伴有神志不清和呼吸困难者,应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并做相应处理,如止痛、输液等。术前检查、术后搬动都应细心,最好有医护陪同,以防意外。

(2)对于新鲜脱位大多数均可采用牵引制动或牵引复位,头颈胸石膏固定或HaIo架固定。屈曲型应置于伸直位,伸直型应置屈曲位。对损伤机制不明者,可置中立位。常用的牵引方法为:①颌枕带牵引;②颅骨牵引。常用的固定方法为:①头颈胸石膏固定;②头颅环背心架固定(Halo架),可根据要求调整位置,可用于术前,也可用于术后。

(3)手术疗法:常用的方法有:①寰枢椎融合固定,此法较枕颈融合更符合生理要求,术后病人颈部尚有一定活动度;②枕寰椎融合术,虽丧失颈部的部分运动功能,但能确保枕颈椎的稳定,适用难于稳定的合并寰椎骨折的脱位;③颈椎管枕骨大孔扩大颈动脉减压寰枕融合术,适用于寰椎骨折脱位椎动脉受压,延髓损伤患者。手术要点是寰椎全椎板切除,枢椎半椎板切除,扩大枕骨大孔及椎间孔,解除延髓椎动脉受压,植骨融合固定寰枕,头颈胸石膏或头颅环背心架固定3个月,解除固定后石膏领或颈托再固定2个月;④经口咽齿突切除术,是治疗不能复位的寰枢关节脱位并高位截瘫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技术设备要求较高和局部软组织及骨结构异常,可发生某些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周定标,张远征,余新光,等.自发性寰枢椎脱位(附155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27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