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辩证施膳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辩证施膳护理研究

李昱晓李静苏圆圆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050021

【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常规护肝、补充电解质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施膳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施膳护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存在明显的食欲下降,不能从食物中获取相应的营养供应;腹水使蛋白丢失加大,导致营养不良性耐力、体力下降,使其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辨证膳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内容的一部分,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饮食养生、保健来达到改善患者营养、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1]。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医辩证施膳护理对失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和(或)MRI影像检查及实验室甲胎球蛋白(AFP)测定予以确诊[2]。男72例,女36例;年龄38-74岁,平均(52.61±9.47)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61例,B级47例。报请医院肝病学组批准,告知患者研究事项,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中医辨证施膳护理。中医辨证地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三型,即肝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根据各证型不同进行相应的施膳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肝气郁结证:通过散郁解烦的食疗方法来促进体内气机宣发。合欢饮或佛手金柑饮:取合欢花10g、白蒺藜10g、香附10g、佛手3g、甘草3g、金桔5枚,泡水当代茶饮。指导患者多食用黄花菜、橘皮粥等。

肝郁脾虚证:治则疏肝解郁、健脾和中。(1)杞枣汤:枸杞6g、大枣5枚、甘草6g代茶饮。(2)玫瑰菊花粥:干玫瑰花、杭白菊各10g,加米熬粥。(3)逍遥散加味粥:柴胡、白芍各10g,大枣6枚,冰糖、大米适量熬粥热食。(4)补心安神羹:百合50g、桂圆肉30g、茯苓15g,冰糖适量熬羹。

肝胆湿热证:治则泻肝降火、清肝利胆。用栀子仁、黄化菜根、绿豆、冬瓜等熬粥、煮汤。指导患者多食用苦瓜等性凉、清热食物。

1.3观察指标

(1)抑郁状态评分:护理前及辨证施膳护理1个月后,采用HAMD-17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HAMD-17是临床评定成年人抑郁状态的他评量表,≥17分即存在抑郁症。

(2)生存质量评估: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3】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填写。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抑郁评分、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AMD-17评分

护理前,两组HAMD-17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肝硬化多由慢性乙肝迁延而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出现明显的腹水,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加上疾病治疗费用及对预后的担忧,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4】。而严重的心理、情绪障碍又影响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加重患者病情的发展及恶化。

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饮食、社会等综合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食疗已成为中医护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5]。中医辨证施膳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疾病症候、体质特点,结合食物的性味功效进行调护。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在护理过程中应改善患者的食欲、鼓励其进食。根据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证型提供相应的膳食指导,以“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补虚泄实、润燥祛湿”的法则进行施膳护理,能有效缓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胆湿热之症。通过正确的饮食调护,起到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增加患者食欲的效果。食物的疏肝理气、解郁除烦作用能拮抗抑郁的发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赵光斌等[6]也有类似的文献报道。由此可见,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春芳,王小珍,黄笑美,等.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IFN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HAMD-17评分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4):17-18.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病毒学杂志,2011,1:9-23.

[3]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介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116-119.

[4]黄笑美,王小珍,余春芳.辩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06):821-823.

[5]陈超.中医饮食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2):334-335.

[6]赵光斌,张宇妮,何晓娟,等.健康管理式教育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心理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06):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