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9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狼疮性肾炎9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王尚龙

王尚龙(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民医院465200)

【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分析,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1例LN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结果LN的肾脏病理改变91例患难与共者中以Ⅳ型最多48例(52.7%),其次是Ⅲ型,为24例(26.4%),对少见分别为I型3例(3.3%),Ⅱ型9例(9.9%),V型7例(7.7%)(其中3例合并Ⅲ型、3例合并Ⅲ型为Ⅳ+V、Ⅳ+V),其结果显示Ⅱ型、Ⅲ型、Ⅳ型LN样改变,其均诊断为LN。91例中大部分患者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常见的有皮疹、浮肿、蛋白尿、贫血、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发热、等,91例LN患者中以皮疹为首发临床表现者60例,占65.9%。后全部是肾脏损害。结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肾活检对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与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85-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lupusnephritis(LN)inthepathologicalandclinicalanalysisofpathologicalchanges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understandingthelinkbetween.Methods: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91casesofLNpatientsclinicalpathologyanalysis.Results:theLNrenalpathologicalchangesin91caseswithtypeIVupcomewithsb.In48cases(52.7%),followedbythetypeIII,24cases(26.4%),ontherareweretypeIin3cases(3.3%),type9(9.9%),typeVin7cases(7.7%)(ofwhich3casesofcombinedtype,3caseswithtypeIIItoIV+V+V,IV),theresultsshowedthattypeII,III,IVLNchanges,whichwerediagnosedasLN.In91casesthereformostofthepatientsinavarietyofclinicalmanifestations,thereisacommonrash,edema,proteinuria,anemia,hypertension,cardiovasculardiseases,arthritis,fever,and,in91casesofLNwithskinlesionsasthefirstclinicalmanifestationin60cases,accountingfor65.9%of.Afterallthekidneydamage.Conclusion:thepathologyoflupusnephritistypes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laboratoryexaminationplaysaveryimportantrole;renalbiopsytodeterminetheactivityofthedisease,treatmentandevaluationofprognosis.

【Keywords】lupusnephritisClinicalPathologyanalysi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可损害各个系统和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肾脏损害最多见,临床上有狼疮性肾炎(LN)表现者高达70%左右。LN是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可达70%—90%。肾衰竭是狼疮性肾炎(LN)的常见死因。我科对91例LN患者的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相关实验室检查、病理分型与SLE临床活动性及LN病理活动性的关系进行分析,以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并用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起着重要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收治住院狼疮性肾炎91例,并行肾穿刺活检的SLE患者。以化验检查找到狼疮细胞为准。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如持续性血红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障碍。年龄15岁—50岁,平均37.3岁,其中女76例,男15例。病程最短为20天,最长为8年。

1.2实验室检查: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电泳、尿红细胞形态、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C3、C4、血清抗核抗体ANA、dsDNA、Sm、抗RNP抗体、抗SS-A、SS-B抗体、抗磷脂抗体、检测等。

1.3肾脏病理:检查91例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行经皮肾活检,所取穿刺组织分别作光镜(HE、PAS、PASM及MASSON染色)及免疫荧光(IgA、IgG、IgM、及C3、C4、Clq、FRA染色)检查。

1.4病理分型:临床病理的统一分型,对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WHO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狼疮性肾炎。Ⅰ型为系膜轻微病变性LN:光镜下表现基本正常,免疫荧光可见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Ⅱ型为系膜增生性LN:光镜下可见系膜细胞增生或系膜基质增多,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少量孤立的上皮下或内皮下沉积物。Ⅲ型为局灶性LN受累肾小球少于全部肾小球的50%,可表现为活动或非活动性病变,局灶、节段或球性病变,毛细血管内或毛细血管外增生性病变。其中Ⅲ(A)型为活动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型LN;Ⅲ(AC)型为活动性伴慢性病变,表现为局灶增生硬化性肾炎;Ⅲ(C)型为慢性病变伴有肾小球硬化,表现为局灶硬化性肾炎。Ⅳ型为弥漫性狼疮性肾炎LN;受累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上,典型病例常有弥漫性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根据肾小球的病变分为弥漫节段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节段性病变)和弥漫性球型LN(受累肾小球表现为球性病变)。ⅣS(A)为活动性节段增生性LN,ⅣG(A)为活动性球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ⅣS(AC)为活动性伴慢性节段增生硬化性LN,ⅣG(AC)为活动性伴慢性球性增生硬化性LN,ⅣS(C)为慢性节段硬化性LN,ⅣG(C)慢性球性硬化性LN。Ⅴ型为膜性LN:光镜下可见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系膜病变。免疫荧光或电镜下可见球性或节段性上皮下连续性免疫复合物沉积,Ⅴ型常与Ⅲ型或Ⅳ型共同存在。Ⅵ型为进行性硬化性LN:90%以上的肾小球呈球性硬化。活动性病变是指下列情形: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核碎裂,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基底膜破坏,细胞性或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白金耳等。慢性病变是指存在节段性或全球性肾小球硬化、纤维性粘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V型膜性狼疮性肾炎可合并Ⅲ型或Ⅳ型病变,则应作出复合性诊断,如Ⅲ+V、Ⅳ+V等;Ⅵ型:严重硬化型狼疮性肾炎。LN临床分型:①肾炎综合征型:轻~中度蛋白尿,伴血尿、管型尿,可伴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②肾病综合征型: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③肾功能不全型:主要表现为血尿素氮(BUN)、肌酐(Cr)持续升高,可伴有贫血、高血压、水肿。

2结果

2.1LN的肾脏病理改变91例患难与共者中以Ⅳ型最多48例(52.7%),其次是Ⅲ型,为24例(26.4%),对少见分别为I型3例(3.3%),Ⅱ型9例(9.9%),V型7例(7.7%)(其中3例合并Ⅲ型、3例合并Ⅲ型为Ⅳ+V、Ⅳ+V)。Ⅳ型LN中活动性改变较多见,可见较多纤维素样坏死、苏木素小体,而慢性改变如肾小管病变、间质纤维化可见。除I型外,各型都有较多纤维素样坏死,而苏木素小体多见于III型,表现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见于Ⅲ、IV型,而以III型最多见,免疫荧光检查有“满视野亮”者有42例,占46.2%,其中III型有24例,而I型3例中仅IgG、Clq染色较强阳性(+++),其结果显示Ⅱ型、Ⅲ型、Ⅳ型LN样改变,其均诊断为LN。

2.2临床特点显示:SLE的临床表现常为多系统赃器损伤,91例中大部分患者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常见的有皮疹、浮肿、蛋白尿、贫血、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发热、等91例LN患者中以皮疹为首发临床表现者60例,占65.9%。后全部是肾脏损害,轻微血尿和(或)蛋白尿I型、Ⅱ型多见,Ⅲ型LN以肾炎综合征多见,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多见于III型和V型LN。但不同类型之间的狼疮性肾病的症状相似。

2.3LN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各型LN的实验室检查中除I型外,其他各型LN均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尿红细胞形态均有异常改变、蛋白尿、血中Cr及BUN升高,蛋白尿以III型至V型患者发生率最高。血中Cr和BUN升高多见于III型至V型患者。所有类型LN都出现补体C3降低和dsDNA、ANA、Sm、抗磷脂抗体阳性。

3讨论

3.1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由于其诊断治疗较为棘手,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LN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们对此病作了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早在1963年在国内分析了当时国内最大组别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后不断地进行临床观察和研究。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分子发病机理与临床进行了综合研究。

3.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全身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狼疮性肾炎(LN)是继发于该病的一种常见的肾小球肾炎。SLE最常累及的脏器,通常在SLE患病5年内91例患者出现临床肾脏受累表现,脏活检几乎100%有肾脏病理变化。多见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育龄妇女多见,91例病例中女76例,约占83.5%,男15例,约占16.5%,男女之比为1:5.5,与国内相关报道比较男性所占比例相似。本组资料显示所有患者肾脏病理检查都有异常。其中以III型、Ⅳ型较多见分别占26.4%和52.7%。

3.3临床上我们对LN特点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临床观察,包括对老年LN、儿童LN和SLE临床免疫学特征,行了研究。发现LN仍以女性为主,但临床免疫学特征也有差异。通过对15性和76性患者临床特点的比较,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皮疹、浮肿、蛋白尿、关节炎、发热、贫血、高血压、心功能疾病等,为无明显症状仅有抗核抗体(ANA)及抗dsDNA抗体阳性。肾脏是最主要受累器官,有的病例可以肾脏受累为首发症状,本组资料显示91例LN患者中都引起肾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常见的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为42例,占46.2%,LN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类型间有一定规律性,轻微血尿和蛋白尿I型、Ⅱ型多见Ⅲ型LN以肾炎综合征多见,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多见于III、Ⅳ型LN。LN所致肾病综合征除大量蛋白尿外,往往伴有镜下血尿,且其病理类型以III见,LN患者出现血尿往往提示肾脏有活动性和增殖性病变,是判断狼疮活跃的重要指。SLE是一个免疫复合物病,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形成与沉积是引起SLE肾脏损害的主要机制,具有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抗ds1DNA抗体是狼疮性肾炎最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者更易患狼疮性肾炎,且病情严重者多见,可见抗ds-DNA抗体与肾脏疾病的严重性呈正相关关系,是一个比较准确、可靠的活动指标。补体经典活化途径在SLE的发病和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补体水平往往与病情活动程度有关,参与多种免疫病理功能,尤其在活动期。补体C3在补体成分中含量最高。本组资料显示病情活动时LN抗ds-DNA抗体阳性率较高,并且补体C3下降明显,其中以Ⅳ型LN抗ds-DNA阳性率最高(93.8%),补体C3下降最明显(93.8%),证实与病情活动有关。本组91例LN患者中,,I型仅有1例免疫荧光中只有IgG、Clq染色较强阳性(+++),肾小球及间质病变轻微。而Ⅳ型有48例,占52.7%,是最多见的类型,也是病变最复杂的类型,本组研究中表明,Ⅳ型LN多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其血尿、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最高,Ⅳ型LN的患者血中Cr、BUN升高较为多见,并伴有明显的血清学改变,如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血症等,补体降低,肾功能受损较重,可见较多纤维素样坏死、苏木素小体、而慢性改变如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也常见,肾小球、间质和小血管都有病变且较严重,LN的所有病变特征在Ⅳ型都可出现。说明Ⅳ型LN是活动性最高、临床表现最突出的一种类型,预后最差,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

3.4LN活动指征的判定对诊治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寻找更加准确合理地评估SLE(LN)活动的客观指征,对LN的病理学分型,由粗到细经过多年的不断部结,逐渐做到了病理和临床的密切结合,LN病理转型可能受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用药、病情的转归等因素的影响,应注意。肾活检对明确病理类型、判断病变的活动性、严重程度和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3.5预后:对LN预后也作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例如采用非参数乘积限估计法分析生存率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91例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并分析影响存活率的预后因素,结果LN病人1、5、10年存活率分别为90.0%、75.0%、50.0%。影响生存的因素有血清肌酐≥150μmol/L,尿细胞管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20分,年龄≤15岁,合并感染及肾脏病理WHO分型Ⅳ型,其中,血清肌酐升高及狼疮活动指数≥20分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能提高存活率,提示肾脏受损及狼疮活动程度是影响LN预后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连云,郭明好,刘云,张燕.狼疮性肾炎130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第22期.

[2]李桂芬.153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肾脏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08卷31期.

[3]陈建华,段德鉴,周辉.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