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式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式的疗效观察

王丽华

王丽华

(云梦县中医院湖北孝感4325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FPG及2hPG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中医护理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糖尿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94-0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累及脏器系统众多等特点,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畴,多因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及劳欲过度等而致病,病变累及胃、肾、肺[1]。故在糖尿病临床治疗过程中,还应重视辩证施护。我院在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获益颇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除外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0~85岁,平均(64.11±4.53)岁;病程1~14年,平均(4.59±1.02)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格列齐特片口服,80mg/次,2次/d,同时配合常规护理,即饮食控制、运动指导、用药护理、健康宣教及血糖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

1.2.1膳食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合理饮食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日常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主食尽量以米、面为主,副食则合理搭配蔬菜、瓜果、肉类、鱼类、豆类、奶类等,少食或不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禁烟酒。尽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在外出及运动时,携带必要的食物,避免过度饥饿或低血糖而发生昏迷。有皮肤瘙痒、疮疡者,忌食牛肉、竹笋、虾蟹等腥、荤及发性食物。

1.2.2情志护理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极易产生心情不畅、精神抑郁等,而情志不调将影响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影响疾病治疗与康复。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与之沟通交流,指导其掌握放松、情志转移、情绪调节等方法,以保持平和的心态。

1.2.3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情,指导患者在饭后1h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广播操、散步、慢跑及打太极等,以患者不觉疲惫为度,运动量及时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2.4皮肤护理嘱患者加强个人卫生管理,经常修剪指甲、勤洗澡、勤换内衣物,保持会阴、皮肤、口腔及双足部清洁卫生。对于皮肤瘙痒者,予以润肤类油膏外用;对于阴部瘙痒者,嘱患者在小便后以蛇床子、苦参等煎水清洗;对于肢体麻木及疼痛者,应避免局部刺激,并予以红花、当归及乳香煎水进行熏洗。注意保持床单元及内衣柔软舒适,以减少皮肤摩擦、刺激。

1.2.5针灸推拿及按摩护理取胰俞穴、肾系穴等针灸,可促进胰腺的分泌,并可起到胃肠道功能调节作用。予以轻力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并改善腹部以及肠系血液循环,有效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改善胰腺的血供及养供,有利于增强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改善患者的病情。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监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四级。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后两组FPG及2hPG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x-±s,mmol/L)

组别例数FPG2hPG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349.85±1.027.23±0.8512.44±1.539.02±1.44

对照组349.87±1.158.74±1.0912.51±1.5710.53±1.5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观察组3421(61.76)11(32.35)2(5.88)32(94.12)

对照组3415(44.12)13(38.24)6(17.65)28(82.35)

3.讨论

西医临床认为,本病多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者绝对缺乏,进而引起脂肪、蛋白质及糖代谢紊乱所致疾病,多在饮食控制、运动调节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药物治疗。但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难以长期维持血糖稳定,容易发生血糖波动而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疗效不稳定[2]。

中医护理原则为促进患者的机体健康,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的中医病机多因五志过极限、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伤及气血阴阳,继而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水运失司[3]。故在疾病治疗中维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饮食得当及劳逸结合至关重要。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从生活、饮食、情志、运动、中医针灸推拿等方面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FPG及2hPG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与宋红霞等[4]报道相似。

总之,中医护理能够促进糖尿病临床疗效的提高,更好地控制和维持血糖水平,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咏梅.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23-124.

[2]董福兰.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04-305.

[3]李振英.中医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5-5036.

[4]宋红霞,李海新.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的144例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养生B,2014,(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