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保护与激发学生灵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09
/ 2

语文教学如何保护与激发学生灵性

张敏

张敏(南宁市二十一中广西南宁530000)

曾有人批评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形式主义的、沉闷的,充满了焦虑和烦躁,毁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甚至毁坏了学生追求美的心灵。还有人批评说:学生的个性被泯灭,才情被淹没,智慧被冰封,智力被束缚,情感成荒漠,创造的火花熄灭了;教育无歌也无诗,精神家园荒芜萧索,创造之树枯萎,想象之鸟不再高翔。

确实,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系统、逻辑思维,却忽略社会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没有教会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内心的生活,一种对话与沟通,而是扼杀了学生的灵性。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我们应该把保护与激发学生灵性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还学生以灵性、活力。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保护与激发学生灵性呢?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谈谈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1.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语文用语文的主人

主动性是产生灵性的温床,是产生灵性的基础。如果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灵性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左右学生,应多给他们开放、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学生的灵性在怎样的环境中才能成活和成长?泰戈尔老人用诗歌道出真谛:“像阳光一样拥抱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学生有了表达自由、思想自由、行为自由,学生的灵性才得以挖掘,而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意识、自由意识,教师一定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做好“引导人”,而不是“主宰者”,要多给学生自由时间,多多地站在教室的后面,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导演。比如我们在引导读悟体会时,可这样说:“你能读出什么,有何感悟?能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这样,往往一段话,学生却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很多时候,会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惊叹不已。

调动学生主动性,教师要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特性,尽可能唤起学生的经验,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而富有创意地投入到活动的空间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自主学习、灵气十足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课堂。

2.引入争议,让争论弥漫在语文课堂中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没有争议,就无法“别同异”、“分是非”、“治曲直”。所以,争议也就成了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因生活经验、个体感悟因素的不同,理解角度、理解深度的不同,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必然有所差异。在语文课堂中,如果引入争议,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灵性。

2.1从“于无疑处求疑”开始培养学生敢于争议的精神。“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议”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处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时,教师更应该击掌鼓励。

2.2教师要有保护学生独特见解的意识,积极营造便于争议的环境。一方面,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从中捕捉学生有价值的不同见解,适时引发为中心明确的争议。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有目的地提出争议内容,引发学生开展课堂论辩,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投入争论活动的积极性。

2.3教师要注意培养善于争议的能力。在学生争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不同论点,发现闪光点,帮助学生归纳概括自己的论点论据,注意表达能力的培养,在争论技巧方面给予适应点拨。从而使学生在争论过程中不断提高争议能力。

3.给学生一个自由的习作空间,保护学生生命中富有的创造力

民主宽松的习作环境,开放自主的习作内容,平等愉悦、充满人文气息的习作气氛,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起作文的情绪。而学生习作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表达的潜能、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提倡尊重学生真实的心声,呵护孩子灵性的触角,强调“我手写我心”,倡导写“真话”,以小处见大。传统教学观偏重于“文以载道”,忽视“言为心声”,应试作文训练更是在“载道”和“技巧”上打转,假话、套话完全脱离了学生的语言实际和思想实际。这种训练不但不能启人心智,久而久之扭曲了学生的心灵,成为心灵的遮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郭沫若也曾指出,习作就要“写尔所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结构、语言水平,对学生习作统得过死,提出过高、过难、过急的要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让写作的过程成为真实的、快乐的、自由的生命之旅。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并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提供写作基础。

总之,保护与激发学生灵性是语文教学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做好这方面工作,教师自身要有挖掘学生、挖掘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保护学生灵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