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

金云杰马宜翔

湖州市水文站3133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主要问题,从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角度,提出要实施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需水管理,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的水资源保护,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与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开发,维持基本农业用水量的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保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生态用水安全保障、重点领域与区域供水保障的水资源安全保障,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制度

一、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都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忽视了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目前我国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

1.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现象仍普遍存在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不断提高,部分地区无序开发严重,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等合理利用水资源问题突出。其中海河、西辽河、黄河中下游以及西北诸河等部分地区现状供水消耗量已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东辽河及辽河干流、黄河上游及内流区、淮河中游等地区现状供水消耗量为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80%左右,接近开发极限。

2.污染加剧、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部分水体已丧失使用功能

由于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和处理滞后,进入江河湖库水体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目前全约有1/3水功能区的COD或氨氮入河量超过其纳污能力,污染物入河量约为其纳污能力的4~5倍,造成水体质量不断恶化,湖泊和水库富营养化加剧,一些水体的使用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全国115个地下水集中式大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评价,约35%的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属Ⅳ或Ⅴ类,严重威胁供水水质保障。

3用水粗放、效率不高和浪费现象仍较严重

目前我国用水方式较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现状全国人均年用水量446m3,万元GDP用水量为258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6倍,为发达国家的5倍多。农田灌溉用水量435m3/亩(6525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0.48,落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20多个百分点。城市管网漏损率20%左右,比世界先进水平高近10个百分点。用水效率和效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落后的用水方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二、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思路

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思路:

1.实施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需水管理战略

目前我国各行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因此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等必须把水资源作为重要的制约因素纳入规划之中,发挥水资源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要合理进行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把节约用水与经济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减少无效蒸发和渗漏损失。

2.实施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的水资源保护战略

我国水资源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要通过提高工业和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程度和水平,减少点源污染物入河量;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城乡生活生产垃圾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有效处理,减少非点源污染物进入水体。通过点源、非点源与内源治理并重,水质保护与水量调配相协调等措施,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研究提出分阶段入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全面实施以水功能区管理为载体、源头控制与末端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

3.实施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与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开发战略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程度偏高,北方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突出,因此需要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逐步退还被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和超采的地下水,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多渠道开源。

4.实施维持基本农业用水量的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战略

我国农业用水量总体上比重偏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的任务尚十分艰巨。要通过加强农业灌区配套完善与节水改造,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逐步减少农业用水的比重。

三、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扭转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效开发的局面,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对水资源的粗放与低效利用方式,遏制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实现我国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1.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

加强水资源需求管理,遏制不合理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明晰各流域、各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全面实行用水总量控制,遏制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无序开发。要控制流域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不超过其可利用的范围,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可开采量的允许范围内。

2.建立严格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

完善取水许可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在以流域为单元的水量分配方案基础上,逐级明晰流域和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根据从严从紧的要求重新核定用水户的取用水量、换发或发放新证,对取用水户做到明确许可取水量、明确年度取水计划、明确取水计量措施、明确节水目标、明确退水水质要求。加强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取水权分配、登记、管理、转让等行为,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3.建立健全计划用水管理和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

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制度。各流域和区域要根据水的中长期供求计划、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水资源状况和年度预测来水量,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合理动态制定年度用水和水量调度计划;要逐步建立将年度水量调配方案、用水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管理机制;要建立并完善向取水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的制度,建立健全计划用水的监督机制,各类取用水户都要按照批准的用水计划用水;要完善节水绩效考核制度,形成节约有奖、超用惩罚的节水机制,建立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

4.建立健全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

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水质状况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分阶段控制目标,依法提出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意见。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和审批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入河入湖排污口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要将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入河排污口,切实加强对排污口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等.中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R].2005.

[2]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