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治疗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血府逐瘀汤加减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治疗价值分析

林安

林安

(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内科;浙江台州318020)

【摘要】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加减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偏头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头痛发作频度、头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氟桂利嗪;偏头痛

偏头痛属于临床常见原发性头痛的一种,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搏动样、中重度头痛,且多发生在一侧,持续时间通常为4-72h,同时可伴随恶心及呕吐症状,日常活动、声及光刺激可导致头痛程度加重,而休息状态或安静环境中头痛可缓解[1]。偏头痛有家族发病表现,且该疾病属于慢性的神经血管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近年来,中医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了良好效果[2],基于此,我院对偏头痛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分析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偏头痛患者,均根据国际头痛学会在2004年颁布的《头痛疾患国际分类》中偏头痛诊断标准确诊。患者均为一侧或双侧头痛,反复发作且经久难愈,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头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8-63岁,平均(48.6±9.7)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2±0.3)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37例,年龄19-61岁,平均(49.0±9.0)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4±0.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每次给药10mg,每日1次于睡前服用。

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其中氟桂利嗪给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血府逐瘀汤基本组方为:生地、桃仁各12g,红花8g,牛膝、赤芍、枳壳、当归各10g,柴胡、桔梗、甘草与川芎各5g。对于阳明头痛者加用葛根、知母、白芷;厥阴头痛加用藁本、吴茱萸;太阳头痛者加蔓荆子;少阳头痛加柴胡、黄芩。将诸药用水煎制并取汁200mL,1剂/d,在早晚分两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以连续用药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判定,治愈:患者疼痛症状与相关症状均完全消失,在6个月以上时间内均未见复发;显效:患者头痛程度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或每次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均有2/3以上减少;有效:患者头痛程度有一定减轻,头痛发作间隔时间明显变长,或每次发作时头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缩短1/3以上;无效:不符合上述判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展开6个月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内、治疗后6个月内疼痛发作频度,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完全后评价,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9.7%;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不同时间头痛发作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频度、头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头痛发作频度、头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偏头痛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至10%,且多为反复周期性发作。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我国偏头痛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人员[3]认为,偏头痛和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西医主张给予扩张脑血管药物治疗,其中以氟桂利嗪为代表。氟桂利嗪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可对钙离子进至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程予以抑制,避免血管痉挛,从而对5-羟色胺、组胺发挥对抗效果,以保护脑细胞、止痛,改善患者症状[4]。然而氟桂利嗪并不能根治偏头痛,患者在治疗之后极易复发,故临床需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在临床医学中的不断推广,诸多内科疾病再次尝试用中药进行治疗。偏头痛属于中医的“头痛”范畴,起病机制复杂,头部位“清阳之府”、“诸阳之会”,当气血充盈时阴阳可正常升降,而当六淫之邪侵袭机体,或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后,可导致精气壅遏难行,从而引发头痛,故而血瘀在偏头痛起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应采取祛除血瘀的治疗方法。血府逐瘀汤来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主治瘀血的方药,所用药材中,红花有活血化瘀功效;生地、当归可活血、养血;赤芍、川芎是行血化瘀的药物;枳壳、柴胡、桔梗共用,可发挥理滞行气之功;牛膝可引血下行;甘草可对诸药予以调和。全方共用,可发挥通络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5]发现,血府逐瘀汤可扩张血管,抗血小板的凝集,将氧自由基清除,对微循环予以改善等效果。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以不同方法治疗,其中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合氟桂利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而单纯给予氟桂利嗪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佳。经随访,在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头痛发作频度,还是头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自,由此进一步印证了血府逐瘀汤加减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的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加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希兰.浅谈偏头痛的病因和治疗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081-5083.

[2]姚辉菊.祛风活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5-6.

[3]王素霞.偏头痛的中西医临床治疗浅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24):22.

[4]金明济.氟桂利嗪胶囊与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11-112.

[5]史琳,胡志强.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1):14-16.

作者信息:林安

邮寄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内科病房二病区

邮编:318020

电话:158676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