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阅读“当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语文学习阅读“当家”

张伟

山东莱芜市寨里镇中心小学张伟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文学习,阅读“当家”。无论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还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言,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那么,教师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进入并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呢?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理论与实践证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只凭兴趣也将是毫无收获。因此,我们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更要读好。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笔者常用且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转移视线,而要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精力,快速做出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这样的读与思共、思与读随,会使阅读变得更精彩、更有效。

三、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为了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就应该把阅读引向深入。比如,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或是举行读书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等。对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课外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