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药物治疗

/ 1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药物治疗

何苗刘海燕刘宁付海涛

何苗刘海燕刘宁付海涛(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211-01

1病因

流感嗜血杆菌简称流感杆菌,又名费佛杆菌,是无芽孢、无动力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新分离菌株呈球杆状、球状或短链状,陈旧培养物中则呈多形性。细菌为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需依赖新鲜血液中的X、V生长因子,故在普通琼脂平板上不能生长,而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给予5%~10%CO2可促进生长。流感嗜血杆菌抵抗力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干燥时易死亡,加热50~55℃经30min即被杀死。根据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现已发现Sp90个血清型,在人类引起疾病的多为20种血清型。根据有无荚膜分为定型和不定型(NTHi)两类,有荚膜菌株根据荚膜特异抗原的不同又可分为a至f6个血清型。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主要引起儿童(尤其<2岁)严重的侵袭性感染,约90%Hi脑膜炎的菌株为b型。b型菌株荚膜的多核糖基核糖醇磷酸酯(PRP)具有抑制细胞吞噬功能,因而其毒力增强。临床Hib引起的肺炎最多见,f次之。

人类是流感嗜血杆菌的唯一宿主,其多寄居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仅在呼吸道局部或全身免疫防御机制损害时才入侵下呼吸道导致肺炎,秋冬季节为发病的高峰,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时痰中可分离出该菌,成人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痰中培养出该菌,可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发展为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2药物治疗

2.1用药方法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氨苄西林,成人剂量6~12g/天,分次静脉注射。可酌情选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一克拉维酸、氮苄西林-舒巴钠等联合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复方制剂,以及多西环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以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TMP)、喹诺酮类等。

目前针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头孢曲松作为首选用药,100mg/(kg•天),分1~2次静注,疗程为10~12天,其副作用为部分病人易出现腹泻,一般不需要停药。此外,氯霉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且耐药株较少,剂量75~100mg/(kg•天),分4次给药,最初可静脉点滴,尽快改为口服。期间应每日或隔日检查末梢血象,出现粒细胞减少要立即停药。一般治疗26~36h可见疗效,大部分第5天退热,48h仍无好转应复查脑脊液,若怀疑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试用TMP20mg/(kg•天)与SMZ100mg/(kg•天),分4次口服。氨苄西林毒性小,常用剂量200~300mg/(kg•天),分4~6次静脉滴注,但近年报道耐药菌株逐渐增多,达5%~10%以上。皮质类固醇对脑膜炎无治疗作用,但可抑制TNF-α和1178合成,作用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耳聋,降低病死率。常用地塞米松0.4~0.6mg/(kg•天),连用4天。

2.2治疗矛盾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氨苄西林耐药的菌株不断出现,其主要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了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由于产酶率的不断增加,其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也明显上升。利福平虽然敏感性高,但利福平为第一线抗结核药物,不应滥用,应加以保护。氨基糖苷类敏感性也较高,但其具有耳毒性及肾毒性。由于喹诺酮类药物易产生耐药并交叉耐药严重,因此不主张把喹诺酮类作为一线的药物来应用。且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不宜使用。氯霉素虽易通过血脑屏障,但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使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儿童。

2.3对策合理选用抗生素是治疗成败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轻中度感染可采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对流感嗜血杆菌的MIC值是头孢丙烯的1/2。中重度感染可采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泊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喹诺酮类莫西沙星等,疗效更为确切。极重症感染可应用第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根据感染的不同部位及病情的严重性选用药物和给药途径,疗程一般为7~14天左右。氨基糖苷类药物6岁以下儿童禁用。不主张喹诺酮类药物用于18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宜使用,由于产生耐药并交叉耐药严重,因此不主张把喹诺酮类作为一线的药物来应用。使用氯霉素时应严密监测外周血象的变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在使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时应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并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

3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或并发症有关。婴幼儿患者病死率为5%,其中90%为多系统病变,如脑膜炎或急性会厌炎。年龄大于50岁具基础疾病的成人患者病死率为30%。婴幼儿患者肺炎吸收后可遗留肺气囊肿或肺大疱改变。

参考文献

[1]庄伟,徐婷,单小云,陈安,丁春花.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1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年11期.

[2]盛朝凯,刘岚,刘昌林,朱军.儿童呼吸道感染时3种病原菌检出率及耐药性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