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建设的思考

申英杰

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北京东城100736

摘要: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人民涉海活动与日俱增,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为国民敲响警钟,加强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建设刻不容缓。本文简述了我国海上搜寻救捞面临的形势、部署力量的现状,对中国救捞系统这一海上搜寻救捞专业队伍的能力短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远海;搜寻救捞;MH370;能力建设

1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实施的重大决策,国际海上贸易日趋繁荣,但随着海上活动频率不断加快,水上险情和大规模人员遇险事故频发,跨国、跨地区的海空群体性突发事件和非传统应急任务时有发生,海上搜救和应急工作任务艰巨。近年来,如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亚航QZ8501客机失事、韩国“世越”轮倾覆、意大利客轮“诺曼大西洋”号失火等重大事件,对国家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效应对与快速处置深远海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难度越来越大,加强深远海应急搜救和抢险打捞能力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当前我国深远海搜寻救捞力量现状

2.1我国海上搜寻救捞力量综述

我国海上搜寻救捞力量包括救助打捞、海事、海警、军队以及社会力量等。按照功能和定位,我国海上搜寻救捞力量以专业救助打捞力量为主体,以政府、军队武警和社会力量为补充。

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我国海上唯一搜寻救捞的专业力量。

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是我国唯一的海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是国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中国沿海水域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及深远海救助打捞任务和保障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等多项使命,并代表中国政府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多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目前,救捞系统在北海、东海、南海分别设立救助局和打捞局,在沿海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救捞网络。

海事、海警等公务力量、军队武警力量和社会搜救力量——我国海上搜救的补充力量。

按照我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一组织指挥,交通运输部海事机构主要负责实施海上交通管制、发布航行警告以及协助营救遇险人员。海警部门的船艇能为海上突发搜救任务提供补充支持。而军队和武警搜救力量,除了要积极参加海上“三防一救”工作,还在海外建立了军事后勤补给基地。社会搜救力量平时从事运输、港口生产等工作。海难发生后,经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征用,参加搜救工作。上述搜救力量虽然能够在海上搜救中发挥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大型搜救船舶,常受到海况和天气限制,无法满足深远海搜救和高海况条件下的救助。

2.2救捞系统现有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现状

2.2.1深远海搜寻救捞装备

救捞系统现有的深远海搜寻救助装备主要包括深远海救助船舶、深远海打捞船舶、深远海救助航空器、深远海搜寻探测装备。目前,救捞系统已经拥有74艘搜寻救助船舶、118艘抢险打捞船舶和20架救助直升机,其中,8000KW以上有27艘,均适用于深远海救助。南海救助局购置配备一套6000米级深海拖曳系统、一套10000米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和一套6000米级自主式无人潜航器(AUV)。

2.2.2饱和潜水技术及配套设备。

饱和潜水作业技术是大深度水下抢险救助打捞的关键核心技术。当前,上海打捞局具备313.5米以浅的水下作业能力,配备有“深潜号”深潜水工作母船。“十三五规划”正在筹备建造5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及成套装备和技术。

2.2.3深远海打捞技术。

目前,救捞系统掌握有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探测和起浮技术、大吨位液压连续(链式和钢丝)提升技术、水下沉船三维点云成像技术、水下精确定位技术、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和扳正沉船打捞技术。现有技术实力能够完成水下500米以浅高精度扫测、60米以浅、5万吨重的沉船整体打捞。

3我国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短板及存在的问题

救捞系统作为我国深远海搜寻救捞专业队伍,正在大力发展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装备、技术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现有能力与我国深远海能力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1深远海搜寻专业设备数量不足

2014年,中国参与“马航MH370”航班搜寻任务,暴露出救捞系统现有深远海搜寻专业设备的不足。在马航事件之后,国家加大了对救捞系统深远海搜寻设备的投入,但从实战角度看,很多深远海专业搜寻设备均只配备有一套,缺乏备用设备。另外,救捞系统在固定翼飞机或无人机建设方面的存在空白,飞行基地配置也不尽完善。

3.2饱和潜水技术研发和推广使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在2012年建造了300米深潜支持船、引进了300米饱和潜水装备,形成了作业能力。但是,300米饱和潜水在国际饱和潜水领域仅代表平均水平,我国与美(723米)、法(655米)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3.3深远海搜救通信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相对发达国家,我国海上搜救通信和指挥能力十分薄弱。一是我国救捞系统的通信手段单一(只能利用VSAT卫星通信),通信能力弱,深远海通信能力基本上处于空白。二是救捞系统还未建立海上搜救决策指挥系统,在实施海上救捞任务指挥时,大部分依靠传统的手段,船岸之间无法进行各类指挥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三是救捞系统大型船舶信息化水平与专业救助相适应的信息化能力存在差距。

3.4高层次人才紧缺,深远海团队管理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深海装备的运行管理专业性强、风险高,需要建立一支深远海专业救捞队伍,但救捞系统深海团队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以及日常训练处于探索初期,未形成专业管理培训模式,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尚不能熟练使用深远海搜寻救捞设备,无法满足深远海搜救打捞任务需求。

4增强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建设的建议

4.1科技创新,研发购置深水搜救打捞装备技术

加强深远海救助打捞船舶建设,建设能够搭载深海探测设备的专业深远海大型远洋救助船舶。进一步研发购置水面、水下搜寻探测设备,增配多波束回声探测仪协同作业,提高大范围水下搜索能力。研发500米及以深饱和潜水技术设备,推广应用不同深度层次的潜水能力。科学配置救助航空器,根据各海区实际情况,科学配置中远程固定翼飞机,用以执行海上搜寻、监测任务。

4.2智能保障,完善海上通讯和信息化建设

加强船岸通信、船机通信信息实时化装备建设,建立高质量远程可视救助指挥监控系统,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救捞系统通讯信息化建设,强化救捞船舶、救助航空器的动态监控、通信导航、应急指挥与调度、辅助决策、评估分析等应用系统及数据库建设。建设救助打捞指挥系统、救助基地甚高频通信系统、飞行救助通信识别系统、监测监控与风险预警系统、救捞力量及资源管理系统。

4.3人才引领,加强海上搜寻救捞人才队伍和专家智库建设

建立系统性的海上搜救培训机制,加强对危化品等特殊船舶救助的专业技能培训,建立搜救中心、海事、救助、打捞、飞行队等搜救单位的交叉培训机制。加大对海上搜救训练设施的投入。建立海上搜救专家库和智库系统。探索建立完备的深远海团队管理和运行体系,完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和风险控制等内容,持续提升团队人员专业水平。

结束语:

中国搜寻救捞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深远海搜寻救捞能力方面仍有不足,在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重大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强深远海装备、技术和人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发挥愈加重要作用,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