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效果分析

郭英娜魏学莲

潍坊口腔医院山东潍坊261021

摘要:目的:文章以老年人口腔修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及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4年间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50例患者。在治疗中要全面细致的对老年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全部50例老年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512例,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10.4颗,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25例,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进行上口义齿修复20例,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进行下口义齿修复5例,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口腔修复一年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果为50例患者均能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义齿保养和佩戴方式保护义齿,义齿的保养合格率为100%,患者在随访中无相同口腔问题出现,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89%。结论: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要兼顾到全身疾病与局部反应,同时在修复后要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使老年患者的牙齿缺损或缺失修复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口腔修复;临床治疗;效果;老年人

牙齿缺损和缺失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并不是单独存在,一般口腔疾病的情况比较复杂,加上老年人自身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口腔的保养不合理,不仅增加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愈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治愈后的复发率。为了更好地研究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治疗技术,全面解决老年口腔修复过程中常见的临床问题,科学解决口腔修复难题,笔者结合我院接收的5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做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间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67.9岁。其中全口牙缺失25例,部分牙缺失20例,牙齿松动18例,龋齿23例,牙周病15例,同时存在另种以上口腔问题的患者30例。

(二)治疗方法。

口腔医师治疗前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考虑患者其它疾病的危险因素,合理科学地制定患者口腔修复方案。在治疗中要全面细致的对老年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为全口牙齿、局部牙齿和颞下颌关节等重要部位,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情况进行X光片检查。详细询问老年患者的以往疾病史和其他系统重大疾病,以便更好的进行修复工作。修复中现将患者松动或无用的牙齿拔出,同时进行牙髓病、牙周病、龋齿的治疗,确保在口腔修复后整个口腔的健康状况。根据患者具体患者口腔疾病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拔出松动牙齿后,残冠和残根的情况采取保存或拔除的治疗,对患者的牙周病、牙髓病及龋齿进行相应的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有计划的补牙和洗牙,确保按时复查。

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诊疗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热情的交流,沟通患者病情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提高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在诊疗后,医护人员要保持患者轻松、稳定的情绪,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耐心讲解口腔修复后相关的护理知识及口腔健康注意事项,协助和指导患者正确佩戴义齿。

(三)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到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全部50例老年患者中共缺损或缺失牙512例,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10.4颗,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25例,占5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上口义齿修复20例,占4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下口义齿修复5例,占1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附表。口腔修复一年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果为50例患者均能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义齿保养和佩戴方式保护义齿,义齿的保养合格率为100%,患者在随访一年内无相同口腔问题出现,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89%。

附表50例患者口腔修复情况n(%)

三、讨论

随着老年人机体内的各个器官逐步进入衰老期,口腔器官也同步衰老,常常会出现牙龈变薄、牙齿脱落、牙齿磨损严重等问题,导致老年人的口腔常常只存留牙齿残冠和残根,进一步危害到老年人的牙齿健康。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体内的钙也会不同程度的快速流失,导致口腔内的牙齿变得更容易磨损和折断。老年人口腔修复的重点是对健康牙齿的保护和口腔整体功能的恢复上,修复的主要目的,是将老年人牙齿的残冠和残根修复。修复原则为在固定老年人健康牙齿的基础上,活动义齿的镶配。活动义齿均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但可以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美观的义齿,还可帮助修复老年患者口腔的基本功能。

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治疗中,要根据老年人口腔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生理和生物学原则的治疗方案。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义齿,活动义齿方便患者的佩戴,临床中多选择活动义齿进行修复。在患者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选用固定义齿或种植牙进行口腔修复,整个修复计划应尽可能的简单并且要方便患者清洁。在口腔修复中要尽量多的保存残冠和残根,保留牙根有利于保存牙根周围的牙槽骨,有助于患者牙病的修复,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残冠和残根无牙周炎和根尖周炎等,不可轻易拔除,若残冠和残根患有牙周病变不可立即拔除。

在全部50例老年患者共缺损或缺失牙512例,平均每人缺失或缺损10.4颗,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25例,占5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上口义齿修复20例,占4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下口义齿修复5例,占10.0%,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修复一年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果为50例患者均能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义齿保养和佩戴方式保护义齿,义齿的保养合格率为100%,患者在随访中无相同口腔问题出现,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89%。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过程要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情况进行修复活动,老年口腔修复的主要目的为修复活动义齿,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个体情况,口腔保健和修复治疗间的关系,抓住老年人个体差异及疾病特点。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要兼顾到全身疾病与局部反应,同时在修复后要提高老年患者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使老年患者的牙齿缺损或缺失修复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俊华.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1706-1707.

[2]吴连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53-454.

[3]董民.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7):5742-5743.

[4]杨秋野,张丽,杨文香.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

[5]叶长丽.48例老年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