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王全平

王全平

(甘肃省永靖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临夏731600)

【摘要】目的:了解本县上报的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本县基层医院上报的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出现的原因。结果:2018年本县总共上报19例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反应,其中包括8例局部渗漏肿胀、5例静脉炎、4例套管针阻塞、2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浅静脉留置针的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穿刺部位或选择血管不当、留置针封管、冲管方法不当、使用留置针后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不当。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其掌握正确的穿刺技能和封管方法,并做好日常观察及预防护理,可大大减少浅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251-02

静脉留置针适用于需抢救危重症、长期输液治疗或化疗的患者,其操作相对简单,且便于固定,能够有效避免患者由于反复穿刺所造成的损伤及痛苦,并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然而,静脉留置针始终是一项穿刺操作,且其在长期留置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其治疗进程[1]。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以及留置期间做好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8年本县基层医院上报的浅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病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具体阐述如下。

1.临床资料

2018年本县总共上报19例浅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41.06±3.94)岁,留置针留置时间6h~6d,平均(2.42±1.32)d,使用留置针原因:5例化疗,14例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类型:8例局部渗漏肿胀、5例静脉炎、4例导管堵塞、2例穿刺失败。

2.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1局部渗漏肿胀

2.1.1年龄因素:本次调查8例患者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发生了局部渗漏肿胀,其中有3例患者的年龄超过60岁,老年人的皮肤相对较松弛,且其静脉也脆弱,故该类人群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液外渗的几率较高[2]。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并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宣教,介绍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好处以及其自护技能,嘱其在留置针留置期间穿刺侧肢体不要负重或过度活动,而且护理人员也应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及时发现药液外渗情况,一旦发生,立即更换注射位置,并给予患者土豆或25%硫酸镁以外敷。

2.1.2药物因素:8例局部渗漏肿胀患者中有3例患者是因输注化疗药物所导致的,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会使血管的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细胞发出现脱水萎缩就会造成药液渗漏[3]。因此,在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一旦出现药液外渗即刻停止输液,并尽量将留置针中存有的药液抽吸出来再拔针,并适当抬高穿刺处,用25%硫酸镁局部湿敷。

2.1.3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有2例出现局部渗漏肿胀的原因是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损伤了血管内膜,导致血管壁变薄,进而造成药液外渗。因此,临床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要求其均能够充分掌握静脉穿刺的血管选择、进针角度以及速度等,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2.2静脉炎

2.2.1药物因素:本次调查中2例静脉炎患者输注了含钾的液体、1例输注了高渗糖溶液、1例患者每日的补液量超过2000ml,均为高浓度的刺激性相对较强的药物,可导致血管持续性痉挛、收缩,再加上进行大量快速输注时血管压力会显著上升造成机械性损伤,继而发生静脉炎[4]。因此,临床对于大量输液或需输注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有无条索状等静脉炎的症状,并适当调慢输液的速度,减少对血管的刺激,且在封管时选用脉冲式正压封管,尽量把针管内的残留药液冲洗干净。若发生静脉炎,护理人员需立即更换患者的输液部位,并给予25%硫酸镁湿敷。

2.2.2穿刺部位:1例静脉炎患者选择了下肢血管进行穿刺,下肢静脉瓣较上肢显著增多,且远端血液回流速度较慢,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因此临床因合理选择血管穿刺,通常能选择上肢的尽量选用。

2.2.3留置针使用时间: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为48~72h,但有相关文献报道[5],若患者在使用留置针期间未发生药液外渗或堵管的,其留置时间延长到7d是可行的。本次调查虽未有患者因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而发生静脉炎,但我们需知道静脉措辞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极易使血小板在针管的尖端凝集,进而发生血栓性静脉炎,且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愈长,其静脉炎发生风险愈高,因此,建议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应≤72h。

2.3导管堵塞

本次调查中出现4例堵管,其发生原因主要是有2例患者封管操作不当,1例药液推注速度不当,1例是患者的穿刺侧肢体受压使穿刺血管压力过高,血液反流造成阻塞。因此,临床应要求护理人员熟练并掌握封管技术,每次输注结束时应视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及其用量,且推注速度不应过快,始终保持针管通畅[6]。同时,嘱患者防止剧烈活动或用力避免出现导管堵塞。

2.4穿刺失败

2.4.1血管状况:本次调查有2例为穿刺失败,其中1例患者为高血压病患,其血管弹性相对较差,且脆性大护理人员的穿刺难度较大,故导致穿刺失败。护理人员在选择穿刺血管应尽量选择粗直的、弹性好的、充盈的血管,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病患可用温热的是脑筋对输液位置湿敷3min左右,以使浅静脉扩张,血管的充盈度增加,便于进行穿刺操作。

2.4.2患者的配合度:本次调查有1例患者因抵触治疗,不配合临床工作而造成穿刺失败。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可先主动与病患及其家属做沟通,做好静脉留置针的宣教工作,让其了解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尽量消除其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于躁动不安的病患,可应用约束带对其进行制动。

3.小结

总言而之,在临床静脉留置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步骤、固定、封管冲洗以及其维护方法,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穿刺,用通俗的语言告知病患和家属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维护的注意事项等,与此同时,对于老年人群或需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加强其巡视和穿刺侧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最大程度地降低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发生,保证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真正减轻病患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付喜秀,刘陶文.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18,5(26):1698-1700.

[2]李梅,朱敏.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进展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7,46(5):391-393.

[3]潘月.输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4):154,156.

[4]王振华,杨琳琳,滕达,等.留置针静脉滴注高渗性药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2):409-411.

[5]郑连雪,费景兰,罗慧敏,等.影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5):99-100.

[6]温怡,张华,罗芳,等.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4,35(2):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