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常见口腔症状——妊娠期龈炎的调查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妊娠期常见口腔症状——妊娠期龈炎的调查与研究

张桓瑜梅鹏曹斐然凌子吉孙潇帅黄玲李为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妇女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口腔不适症状,并分析病因,根据患者日常的口腔护理方式来提出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300余例在岳西县人民医院及岳西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妊娠期妇女最常见的口腔不适症状为牙龈出血,约占孕期口腔不适症状的77%。孕前有没有进行相应的口腔检查与治疗与孕期是否出现口腔不适症状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孕前进行口腔检查与治疗以及孕期合理地进行口腔健康维护可有效的减少妊娠期牙龈出血(牙龈炎)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7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151-02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呈鲜红色或暗红色、牙龈肿胀、进食或轻触易出血等。据报道,妊娠期龈炎的发病率约在30%~100%之间[1]。患者一般在妊娠期前即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龈炎,一般从妊娠2~3个月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8个月时达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减轻至妊娠前水平。妊娠期牙龈炎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如早产或流产等[2]。因此,加大对妊娠期牙龈炎的认识以及加强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6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们通过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的资助项目《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妊娠期妇女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及保健知识宣教》随机抽取300余例在岳西县人民医院及岳西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孕妇年龄22岁至36岁。

1.2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的内容有:孕妇对口腔检查重要性的认知,口腔不适症状,口腔保健措施及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每天刷牙次数、刷牙时间、刷牙方法、睡前是否进食),怀孕前3个月内有无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妊娠期间有无口腔科就诊情况。

2.结果

2.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收到的324份问卷,有效问卷322份,有效率99.4%。其中,161名孕妇没有出现口腔不适症状,占50.0%。在出口腔不适症状的161名孕妇中,124名孕妇出现牙龈出血,占38.5%;22名孕妇出现牙齿敏感,占6.8%;9名孕妇出现牙齿松动,占2.8%;6名孕妇出现智齿发炎,占1.9%。具体见饼图:

2.2综合分析出现口腔不适症状的孕妇,牙龈出血占大多数,约77%。可以认为,妊娠期牙龈出血及妊娠期牙龈炎是困扰孕妇的主要口腔不适症状。因此,本文主要从妊娠期牙龈炎的病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来对妊娠期牙龈炎进行阐述。我们认为对妊娠期牙龈炎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对孕妇妊娠期生活质量及母婴健康极其重要。

2.3由SPSS23.0分析得,孕前有没有进行口腔检查与治疗和孕期是否出现口腔不适症状的相关性如下表,其中P<0.05,故可以认为孕前是否进行口腔检查与治疗与孕期是否出现口腔不适症状存在相关性。因此孕前进行口腔检查对孕妇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如果孕前检查正常,可通过口腔卫生知识宣教来减少妊娠期口腔不适症状;另一方面,如果孕前口腔检查发现有慢性牙龈炎等症状,可以通过孕前积极的牙周治疗来减少妊娠前牙龈炎的发生,从而达到孕期口腔的健康。

3.讨论

3.1病因

妊娠期牙龈炎与孕期内分泌的改变有关,怀孕时血液中的黄体酮含量增加,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牙龈内的炎症细胞和体液渗出增加。牙龈中肥大细胞受性激素的作用破坏后,释放出蛋白水解酶和组胺,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反应。另外,内分泌的改变会影响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改变牙龈对菌斑的反应,与此同时,龈沟内的细菌成分也发生变化。

3.1.1局部因素菌斑微生物仍是妊娠期龈炎的直接病因。妊娠期妇女若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致使牙菌斑、牙石在龈缘附近堆积,易引发牙龈炎症,若同时有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体,更易加重牙龈的炎症。

3.1.2性激素的作用由于妊娠期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牙龈对拒不刺激的反应增强,使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或改变了特性[3]。牙龈使女性激素的靶组织,妊娠时血液中的女性激素(尤其是黄体酮)水平增加。同时,性激素促进龈下菌斑(中间普氏菌常为优势菌)增殖,使牙龈对软垢、菌斑及牙石更为敏感,增强牙龈对炎症的易患性,间接促进牙周病原体增殖[4]。

3.2治疗及预防

3.2.1治疗措施(1)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不良修复体等。(2)积极开展椅旁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患者一定要认真地做好菌斑控制和必要的维护治疗。如:①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使用牙线、牙签、间隙刷等保持口腔卫生[5]。②每次进食后都用软毛牙刷刷牙,尽量不碰伤牙龈,减少食物碎屑嵌留,因为食物残渣发酵产酸,有利于细菌生长,会破坏牙龈上皮,加剧牙龈炎及出血[6]。(3)妊娠期牙龈炎应注意尽量避免全身药物治疗,但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如龈袋有溢脓,可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也可使用刺激性较小的1%的过氧化氢。

3.2.2预防措施(1)由于妊娠期牙龈炎是在原有慢性牙龈炎基础上发展而来,故首要预防措施是孕前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以治疗原有的慢性牙龈炎。①对所有在该院查体的孕产妇进行妊娠期口腔保健指导。②定期安排保健知识讲座。(2)整个妊娠期严格控制菌斑。①定期口腔检查,在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都要进行口腔检查,及时获得必要的口腔保健指导,使已有的口腔疾患得到及时的治疗。②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期和方法。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患最适当的时期,选择这个时期治疗原有的牙龈炎,严格控制菌斑,及早的排除一切局部因素(如牙菌斑,牙石及不良修复体)[7]。

【参考文献】

[1]JainK,KaurH.Prevalenceoforallesionsandmea-surementofsalivarypHinthedifferenttrimestersofpregnancy[J].SingaporeMedJ,2015,56(1):53-57.

[2]伍昕宇,蔡乔伊,周宜坤,邹勇.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指数和风险因素[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44(2):200-202.

[3]陈家俊,董伟,吴亚菲.影响妊娠期牙周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2):165-168.

[4]Carrillo-de-AlbornozA,FigueroE,HerreraD,etal.Gingivalchangesduringpregnancy:III.Impactofclinical,microbiological,immunologicalandsociodemographicfactorsongingivalinflammation[J].JClinPeriodontol,2012,39(3):272-283.

[5]蒋昕,孔耀,周志国.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04-4106.

[6]詹海青.妊娠期口腔保健对妊娠期牙龈炎的临床防治效果.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3980-3981.

[7]卞金有主编.预防口腔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