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安全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地铁车站安全风险管理

张堃

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地铁施工一般都在城市中心且较为繁华的地段,由于其周边的建筑较密集,地下市政管线错综复杂以及地下一些不明的构筑物都会大大增加施工的难度,使地铁施工中所面临的风险大大增多,而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是全线地铁施工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其施工的质量对整个地铁施工的质量以及建设的效益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地铁车站;土建工程管理;施工风险

1.地铁车站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风险源分析

1.1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设计人员如果专业技能不达标,会导致建筑工程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结构、材料、强度、机电、人性化需求等等诸多方面,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在设计中往往顾此失彼,考虑欠缺,设计图纸存在漏洞,施工建设中不停的修改图纸,不仅质量安全难以保障,而且延误工期;(2)设计过程中如果不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不严格按照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图纸设计,也会导致设计方案质量不合格,增大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3)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根据精确的地质报告合理进行结构、强度等的优化设计,如果为赶工期,在地质勘探不严谨的情况下盲目设计,则后期施工中很可能出现塌方、地表沉降等安全事故,风险较大。

1.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土方开挖,如果土方开挖不规范、开挖保护不周全或者开挖防护存在缺陷等,会出现塌方、地下管线受损、高空坠物伤人等风险。(2)基坑工程,深基坑施工是地铁车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基坑工程施工不遵循技术规范、质量不达标,往往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如基坑抽水、排水施工不到位或是防水工作没做好,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涌现,对工程施工安全也会带来很大的威胁;另外,基坑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风险,如整体或者局部出现失稳滑塌、围护结构强度不够而突发变形等,对其质量安全影响很大。(3)结构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对于保障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安全至关重要,主要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构件安全等,在结构工程施工中,如果存在钢筋加工或布置不合理,模板尺寸错以及强度、刚度不足,混凝土的配比、浇筑、养护等存在问题,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2.地铁车站风险防范对策

2.1优化设计地铁车站的基坑工程

在进行基坑工程施工中要考虑支护结构变形问题、其他护体的变形问题、土体的强度以及土体稳定性问题等多方面的问题,还应确保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所以,基坑工程是地铁施工中一项非常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在设计时就应根据施工地的地质情况制定出多种设计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的施工分析,从而选择出最佳的1个或几个方案,之后再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考虑经济效益、施工技术、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还需选择并应用较合理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选择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执行,并分析地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同时考虑基坑施工的技术要求及特点、造价成本、排水要求、环境因素以及支护结构的应用范围等情况,针对基坑施工中的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或防范措施,以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另外,在施工中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加强对施工中风险的监测,借助它来指导各个环节的施工,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进而使施工质量的得到保障。有效监测是对设计方案进行检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基坑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关单位必须引起重视。

2.2预防地铁车站纵向变形的对策

地铁车站发生纵向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干缩以及温差等造成的,导致地铁车站产生横向裂缝以及纵向内应力。针对变形问题应结合具体的变形原因来采取应对措施,除设置横向缝以释放结构弯曲拉应力,减少干裂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应做好防止车站顶板混凝土开裂及渗漏的问题,以及控制车站地板挠曲变形与剪切变形问题,比如采用诱导缝代替施工缝方法,从而减少纵向变形问题出现。此外,还可在进行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加强养护工作,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必须对深基坑的开挖作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开挖的既定顺序进行作业,以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降低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

2.3群体从众疏散策略

群体从众疏散策略是指在疏散过程中,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疏散人员已失去判断能力,只能盲目跟从人流,而一旦发现既定路径不可行只能原路返回继续寻找下一条通路。盲目的从众抱团心理无疑只会干扰疏散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旦疏散人流的头部引导失误,难免增大跟随者的心理压力,影响疏散速度,从而延误疏散时间。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有熟悉特定建筑物的内部格局的人充当了疏散人流的头部势必会对整体疏散有所帮助,但是在一些不利环境因素下(烟、尘、黑暗、噪音)即便是有疏散经验熟悉当下环境的人员能否做出正确判断谁也不能保证,因而如何将正确的引导传递给疏散人员将决定最终疏散结果的成败。有学者建议在出口处设置语音或者激光引导装置借此来减小疏散人员的惊慌和混乱情绪,提高疏散效率,减小灾害伤亡,实际效果还有待检测。

结束语

地铁车站是地下交通系统旅客集散的重要中转站,人流量密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注重对地铁车站等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严格把控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地铁车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为人们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利敏.地铁车站土建施工安全风险及优化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3):105-106.

[2]谢翔.探讨地铁地下商业设施消防安全风险管控[J].科技风,2017(11):216.

[3]文晴,王瑶.南宁城市地铁运营风险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15(02):20-26.

[4]李军军.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