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化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谈深化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黄飞

黄飞(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一项核心内容。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实施,我们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收到了很多实际性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好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按教育部文件精神,精品课程是以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流教材及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遴选出一大批代表教学工作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创造出特色的课程,培养特色的人才。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机制建设等。如何将精品课程建设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为高职教育培养出特色人才做“嫁衣”,又能为高职教育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营造高职院校学习型氛围,同样具有其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能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起到“助推器”作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基于这种认识,高职院校必须用科学灵活的措施和方法制定“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教学内容,积极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这些都将通过精品课程的研发得以实现。我们不难发现,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共享平台减少了课程刚性,增加了柔性,加大了教学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了高等级的校园网络,能满足广大师生学习与应用的需求,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从而较好地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家知道,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怎样才能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怎样才能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都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精髓所在,也只有通过这些内因的“助推”力量才能得以实施和实现。可见,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精品课程”建设中所包含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实训基地等这些内在构成因素。

二、精品课程建设能为高职教育培养出特色人才做好“嫁衣”作用

精品课程本身之所以具有它自身所包含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生命力,是因为精品课程本身具有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相互呼应,能根据岗位需求选择、组合知识,确定基本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同时也要求教师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而是要使学生懂得“是什么、怎么做”,对学生的要求重点放在让学生能够学会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兼顾掌握相关的理论,解决具体实践问题,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开发精品课程的立足点必将以提倡改革教学方法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少教多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贯穿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始终,从而有效地将教学中的教、学、做结合起来,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和高职院校培养特色人才做“嫁衣”的目标和要求。

三、精品课程建设为高职教育打造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具有“催生”推动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全局。要真正使高职教师能够做到:

第一,眼睛要向外,经常跟踪社会需要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所教知识、开发新课程。

第二,要能够把系统的学科知识提炼为应用性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计。

第三,要能够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把二者融为一体。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一专多能”的教育才能。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关键和切入点,不但要求高职教师“一专多能”,而且能直接承担教学、科研、服务、计算机信息的处理等工作,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整个教师团队的发展。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要打造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除了要加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实验实训负责人队伍的建设和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以及学缘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队伍的建设外,更要统筹考虑相关专业的相互关系,达到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配备和优化。

哈佛前校长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人的质量。一个学校要想站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可通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促使教师竞争上岗。

一是课程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确立。通过课程建设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不但整合了课程内容,优化了整个课程体系,而且根据课程需要来设置岗位,使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出来。

二是激发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岗位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是从运作机制上,有效改变了过去“因人设课”、“按课时计酬”、教师争抢课时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等诸多弊端。

四是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感和进取心。

五是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搭建了发展平台。

四、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高职院校创建学习型团队氛围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课程组全体教师付出共同努力,需要有方案、有目标、有计划、有思路、有重点、有措施地进行,需要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一个美好的共同愿景,整个学校都要为了这个共同的愿景去努力学习、各司其职,消除精品课程建设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困难。院校中的成员不仅要掌握本岗位上的工作技能,而且在精品课程中还要学习了解其它各个岗位工作能力,只有这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才能顾全大局、相互协作、高效。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院校领导要有发动机功能——激发教师潜能的释放;院校的教师要有交换机功能——交换知识,资源共享,对所在教学团队的其他成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要有复印机功能——总结归纳,探索发展,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对课程团队全体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因此,要注重强化课程负责人的集体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其对课程教学团队的组织领导能力。精品课程建设给了高职院校又一次团队学习的机会,同时它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高职院校只有努力迈向学习型轨道,教师本身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高职院校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创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五、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个长期、全面建设的过程。

1、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

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不是哪个高职院校想建设就能不费吹灰之力而建设好的,它必须有完整的教师队伍、共享资源、网络硬件基础、实训基地等基本条件和设施。因此,要建设精品课程,就先要做好基本的前提保障,对教师理论、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对教材的开发,对信息技术的处理等,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规划,切忌随大流去谈“空中楼阁”的精品课程建设。

2、精品课程建设既重申请更重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申请是愿景,建设是过程,成果是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赶时髦或跟风,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心血来潮就想尽办法申请,而申请通过后,在实际建设中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因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时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而产生畏难情绪,致使不少高职院校在一时的利益权衡下打了退堂鼓,结果精品课程建设成了一片有人占而无人开辟的“荒地”。可见,要建设精品课程,非得下苦功不可,否则,将以半途而废、徒劳无功而收场。

3、“精品课程”既要打造“精品”,更要注重实际应用

如果仅把“精品课程”做成一种“精品”,就只能当作花瓶一样来欣赏,而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实用的课程,如果偏离了目标,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脱离了专业课程建设这一基础,就失去了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结合教学和课程特色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中难以实施,久而久之,大家对所谓的精品课程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精品课程建设的真正意义。

4、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师的激励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教师做精品课程需要精力、物力的投入,需要学校有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让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去思考和创新,激发他们的激情,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团队合作长期追求的目标,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和排头兵,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本身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部门务必从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院校领导和教师放眼未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使精品课程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让精品课程拥有的教学资源,转换为共享的资源空间,最终目的是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不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本身。

参加文献

[1]李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

[2]仉志余等“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3]冯婉玲段远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4]穆晓霞著《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