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严亮

严亮

(姜堰中医院骨科江苏泰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实验组则采用交锁髓内钉。对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月调查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接受交锁髓内钉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发生7例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则为2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架;四肢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42-02

四肢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导致四肢骨折的常见病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的暴力因素,这种情况常伴有肌肉组织损伤。另一种间接暴力作用引起的扭转、杠杆、传导等发生,例如高空坠落等[1]。该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其内部的固定物和固定方式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为此我院对120名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固定术式,现将结果总结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为(38.6±0.9)岁。其中21例为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股骨骨折21例,肱骨骨折40例,胫腓骨骨折20例。致伤原因:80例为交通事故,35例为高出坠落,5例为跌伤。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组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致伤原因等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架,操作方法:对患者常备皮消毒,并对患者创面进行清理,随后确定患者的血管和神经位置,找到骨折部位,并给予复位和固定。在患者骨折部位的两端各3cm处钻孔,并在外部安装固定支架,交替拧紧各个螺钉后,缝合伤口。术后接受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防感染。

1.2.2实验组实验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操作方法:在术前借助影像学检测的结果,结合患者实际的骨折位置和骨损程度确定髓内钉的长度和直径,同时为了避免髓内腔发生变形或者影像学治疗未能真实反映内部的情况,在术前准备相邻型号的髓内钉。将髓内钉完全钉入以后,依此锁定骨折部位的两端,操作中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骨折端发生分离错位。注意术中严格消毒,并在术后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2]。

1.3评价标准

对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并结合AO创伤协会中关于骨折患者愈合度评价指标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其中优:骨折部位安全愈合,关节可以正常活动,且术后无感染、无疼痛、无畸形;良:骨折部位愈合较好,关节部分活动正常,术后无感染,但是伴有一定的并发症;中:骨折愈合,仅有一半关节活动正常,且对抗力较差,有一定的疼痛感,但是伴有并发症和术后感染;差:骨骼愈合但是恢复时间较慢,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有较强的疼痛感、术后感染和术后并发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例如螺钉感染、血管损伤、创面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结果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均使用百分比表示,并使用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组间临床疗效对比

对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接受交锁髓内钉的实验组优良率显著高度对照组,且经检验优良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

3.讨论

四肢骨折的治疗以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疼痛为主,当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两种,随着医疗技术和材料水平的不断进步,骨折患者对术后康复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势,外固定架优势是手术的创面较小,尽管安装简单,而且能灵活的调整骨折位置的压力和角度,但是对医生操作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如果固定的位置和方式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患者术后神经血管的损伤等,而且由于是外置固定,所以其术后感染概率也会增加。而交锁髓内钉采取的内固定的方式,充分的利用了骨折部位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受力效果,也非常吻合骨骼本身的生物学特点,能有效的分散骨折部位的压力分布,盈利效果良好,且术后感染的概率较低,极大的提高了患者骨骼愈合的速度。本次研究中也显示,采用了交锁髓内钉的实验组术后恢复效果良好,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仅出现2例术后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交锁髓内钉应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有着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绍辉,孙凯.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04:449-450.

[2]陈志宏.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2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