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丹皮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仙鹤丹皮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张晓芬李林马春蓉何秋莲曾友志别俊

张晓芬李林马春蓉何秋莲曾友志别俊(通讯作者)

(四川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科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给予糖皮质激素静点或口服,并配合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仙鹤丹皮汤,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远期疗效者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口服仙鹤丹皮汤配合西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毒副作用小,且远期疗效优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045-0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apurpura,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中药对血小板有独特的保护作用,我院医师依据临床经验,拟定以仙鹤草、牡丹皮为君药的汤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按取药顺序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20岁。对照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大为64岁,最小为19岁。比较两组的年龄分布、性别、婚姻状况、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情况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紫癜病诊断标准[3]。

纳入标准:①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减量时复发者。②应用常规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血小板小于50×109/L;③脾切除治疗无效者。④经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脾切除等多种治疗一度恢复正常,但又下降,需继续内科治疗者。⑤年龄18~65岁。

排除标准:①有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禁忌症者;②重度出血患者,包括颅内出血及急性大出血。③妊娠及意向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者或对本药过敏者。⑤合并心血管、肝、肾、脑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依据患者病情轻重,轻者可给予强的松口服,按30~60mg/天,分2~3次,等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停药;病情严重,可先用甲强龙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14天后减量,其后于5~7天内停用,改为强的松每天40mg,分2次口服,维持至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总疗程不超过4周,对使用强的松超过1个月而血小板计数未达80×109/L以上者亦逐渐减量停药,改用其它方法。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仙鹤丹皮汤。治则:清热凉血止血,益气养阴活血。为本院煎剂室提供的免煎剂,由仙鹤草、牡丹皮、墨旱莲、虎杖、三七等9味中草药组成,每日一剂,每日服3次。

3月为一个疗程,随访2年,治疗期间根据病情配合对症支持疗法,以及防治感染,血小板数太低、自发性出血倾向严重者,应用丙种球蛋白或给予输血小板。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持续3个月以上;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治愈;

良效:基本无出血症状,血小板数超过50×109/L或较原水平升30×109/L,持续两个月以上;

进步:血小板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

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均无改善或恶化。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SPSS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治疗结果

2.1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柯氏综合征,观察组有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有8例出现肝功能损害。对照组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有10例出现肝功能损害,两组均未停药或减量患者能耐受,并逐渐缓解。进一步观察,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本病属“血证、发斑”范畴,《医学金鉴》称之为“肌衄”,《外科正宗》称之为“葡萄疫”。现代中医内科学将其称为“紫癜病”,分为邪毒内蕴、阴虚血热、气虚不摄、瘀血阻络四型。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本院医师认为外感风热,毒邪伤络,阴分受损,血热妄行,或内伤脾肾,气不摄血,阳不敛阴,离经之血滞于皮下则紫瘢,停于体内则淤血。一是由于感受外邪或阳盛蕴生内热,侵及血脉,血脉受到火热熏灼,导致血热妄行,血从肌肤腠理溢出脉外,少则成点,多则成片,瘀积于肌肤之间,使皮肤呈现青紫色的斑点或斑块。二是由于脏腑内伤,脾气亏虚,正气不足,气不摄血,脾不统血,血失统摄而溢于肌肤,形成紫斑。三是由于瘀血内阻,血行不畅,溢于脉外而形成紫斑。

本院医师根据上述认识,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拟定了治疗紫癜病的基本方:仙鹤草、牡丹皮、虎杖、当归、地黄、黄芪、三七、墨旱莲、栀子。方中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透阴分伏热,共为君药。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栀子、虎杖、生地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臣药,地黄、墨旱莲滋补肝肾脾,当归补气,黄芪补血。诸药相伍,方简意赅,丝丝入扣,切中病机,清热凉血、化瘀止血兼补脾肾。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仙鹤草[4]、牡丹皮[5]、墨旱莲[6]、三七[7]等能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加外周血小板数目,加速凝血而达止血作用,改善机体微循环,调节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当归、生地黄等能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过程,能增强造血功能,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对造血功能损伤也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具有显著的“生血”作用。

本研究显示,中药口服治疗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中药明显改善出血症状,虽然单纯中药治疗疗效不如西药快,但如果中西药结合治疗会使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且能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之南,单渊东.协和血液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626-640.

[2]洪阁,戴永红,刘培勋等.仙鹤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5):362-366.

[3]张燕,范俊安.中药材牡丹皮研究概况Ⅳ-丹皮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9.6:26-37.

[4]陈献,王艳红.墨旱莲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76-78.

[5]廖晖,LindaKBanbury,DavidNLeach.12味止血中药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房,2007.18(9):6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