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 1

下肢骨折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胡月

胡月(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238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250-02

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20—80岁,其中股骨干骨折1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例,股骨颈骨折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例骨盘骨折9例,多发性骨折4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护理

1.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病人对自己疾病有所认知,消除焦虑,紧张心理,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戒烟戒酒烟中的尼古丁刺激周围血管引起痉挛影响静脉回流;酒可引起抗生素过敏反应,所以教育病人远离烟酒环境。

2.1.3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利用床上拉手引体向上或抬臀活动或让病人定时排便。

2.2术后护理

2.2.1功能锻炼;1)骨四肌收缩训练:用力伸直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绷紧腿部肌肉,持续5-10分钟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2)踝泵动作:用小腿肌肉把足跟向下压,然后背曲。2-3分钟次,2小时一次,每天5-6次。3)直腿抬高:肢体放于床上,收缩大腿肌肉,抬高腿10cm左右,维持5-10秒,慢慢放下,重复此动作,10-15分钟次,病人不能自己抬起的,可由家属帮助完成,双手托起病人大腿和小腿重复上述动作。

2.2.2康复指导术后6小时嘱患者主动活动足趾,行足背屈伸,或给与被动按摩,由远端向近端按摩5-6次天,10-20分钟次手法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术后1-2天可行股四肌,踝泵运动,术后3天,也可用CPM机功能锻炼,角度从15°开始每次20-30分钟每日,逐渐增加角度,锻炼时以不引起患肢痛为准。

2.2.3预防血液淤滞和静脉管受损:1)可使用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静脉回流。2)避免穿紧身衣或腰带过紧,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影响静脉回流。3)静脉输液时尽量避免在患肢穿刺输液,或在同一静脉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静脉输液多采用上肢静脉,术后预防性应用肝素钠,每日或隔日一次,腹部皮下注射每次5000单位。

2.2.4饮食与排便护理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5000毫升白开水,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禁食辛酸饮食。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腹胀便秘,也可行腹部按摩,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摩,2-3次天,15~20分钟次。也可口服麻仁润肠丸预防便秘,术后3天未排便者,可温水灌肠或开塞露灌肠。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流缓慢,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骨折病人失血量大,血液粘稠,骨折术后需长时间卧床,静脉回流缓慢,出血或创伤使血凝固因子增加,意发生血栓,左髂总动脉和左髂内动脉,在左髂总动脉前面跨国,左髂总静脉有二处受压,使官腔变窄,影响静脉回流,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肢骨折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对他发生的三大因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强调早训练早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外科学.深静脉血栓,2000;1:49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