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简兰玉

简兰玉福建省漳州康桥学校3630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均源自现实生活,那么显然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效果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回归生活,秉承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这也是初中阶段设置该门课程的初衷。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内容,从生活化的教育素材、教学情境、时事热点及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讨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149-01

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说过“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真正形成‘道德观念’”。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势在必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源自生活,其教学活动也要回归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获得丰富情感体验。有关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笔者做出如下探索:

1.导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知识认知生活和服务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能力,导入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既能拓宽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法律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旨在培育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在渗透法律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我国完善的法律体系,树立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笔者结合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依法治国”总目标,让学生切身感受我国是一个法治化的国家,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所以中学生既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中,成为拥有幸福感的中国人。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动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探究欲望,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时,笔者在课堂组织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围绕主题“老人跌倒了,我们到底扶不扶?”正反两方学生分别陈述论理论据,辩论结束后大家一起总结观点,并与本节课的教育主题相关联: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但是不能因为个别负面的社会现象而忘记本真,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被负面信息干扰,要相信我们的社会充满真善美。通过围绕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笔者基本了解每个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从中发现认知偏差,及时帮助学生疏导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关注生活化的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将时事热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现该门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解。例如学习“爱在家人间”时,笔者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新闻视频: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有3个儿子,他们分光了老母亲几百万的拆迁款,但是却都不想赡养老人,老人一气之下将3个儿子告上法庭。新闻结束后,很多学生感到非常气愤,笔者趁机提问:面对3个儿子的行为,你有什么话想说?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学生“现身说法”,认真地思考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并深刻地探讨与思索如何处理家庭关系问题,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同时反思自己与父母相处中的错误,通过学习深受启发。

4.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来看,实践活动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教学部分。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笔者经常组织有意思的课外活动,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迁移到课堂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例如学习“生命的思考”时,笔者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抗震纪念馆,查阅网络资料,真实地了解历史故事以及我国解放军战士英勇冲向前线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体会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生命的力量。并在课堂展示参观的图片,通过真实的接触与学习,中学生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从内心深处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另外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笔者还经常布置一些具有探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自行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书面报告,客观地观察生活现象、评判生活事件,通过观察、思考与体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成长。

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初衷是渗透德育教育,那么该门课程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其教学方法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创新理念,摒弃过去“知识本位”的教育形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汲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与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魅力。

参考文献

[1]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80-81.

[2]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