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思考

邵翠翠李定翠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展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作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展开常规心肌梗死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IABP治疗)各40例,对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97.50%)、心功能改善情况方面,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积极展开IABP治疗,不仅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管理;综合素质;团队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病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发现血浆葡萄糖升高,是此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证明,针对于此类患者,展开IABP治疗,可保证其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继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对此展开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在49~80岁之间,平均年龄57.3±6.8岁;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分别19例、12例、9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15例、25例,年龄在50~79岁之间,年龄中位数56.5±7.1岁;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13例、Ⅳ级7例。两组在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杜冷丁(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13)镇痛、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050)溶栓治疗、肝素(东营天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187)抗凝治疗、多巴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74)抗休克、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治疗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展开IABP治疗,首先术前做好备皮,严格无菌操作下,在右侧股静脉展开Seldinger穿刺,置入8F血管鞘,经鞘管置入IABP导管。球囊导管的置入,需先测量胸骨角到肚脐、股动脉穿刺点的距离。沿着球囊导管上的标志线,送入球囊导管,直到末端防护袖套,接近动脉鞘管口。连接好IABP机后,以心电触发模式1∶1起搏(表示每次心跳均提供反搏),充气或放气时,需要合理根据心电、压力波形进行调控,并保证在压力切迹点前(心脏舒张开始时)开始充气,主动脉舒张末压点(主动脉瓣关闭时)开始放气。IABP工作过程中,需使用静脉肝素,保持导管通畅。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心功能改善情况,疗效评价标准,包括显效(临床病症消失,经过检查显示心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病情未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死亡几项,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IABP可改善心肌缺氧情况,降低心肌氧耗量,减缓无氧代谢、心肌缺血症状,比以往的尿激酶等药物治疗,更能限制梗死面积,继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主要机制在于IABP,可将气囊置于主动脉内,与机体心电膨胀、收缩同步,在收缩期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直接减缓左心室负荷与心肌氧耗量。在扩张期气囊膨胀,提升舒张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心肌血容量,继而起到改善心功能、延缓病情恶化的作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有着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观察组,Ⅰ级患者增加了725.50%,Ⅱ级患者降低了32.50%,Ⅲ级降低25.00%,Ⅳ级减少了15.00%。另外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要比常规治疗增加22.50%,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对此可见该种治疗方式的理想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症状,会出现动脉压力降低的情况,继而无法实现对各脏器的灌注,容易出现病情恶化。而IABP属于机械性的辅助循环方式,主要是将置于主动脉内的球囊导管,与控制装置进行外接,使其随着心脏的收缩、舒张活动,进行充气、放气,继而提升冠状动脉灌注,改善心肌情况。与以往的治疗方式比较,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也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此值得加强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春来,胡恺,陈淑真,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2):1101-1104.

[2]傅庆华,郑昭芬.IABP辅助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重度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4):758-760.

[3]买买提艾力·吐尔逊,吾麦尔江·克力木,阿孜姑·毛拉克.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8):81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