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李爱军1郭海林2

(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河北唐山064300)

(2唐山心理医院精神科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8~15岁的儿童1562例,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0岁为一组,年龄10~13岁为一组,年龄>13岁为一组,将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三组患儿数据对比,患儿随年龄的逐渐增加,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便会增加,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单纯性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提高极为显著,三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对患儿的教育程度同样影响着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

【关键词】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81-02

目前,社会的信息多种多样,家长在社会的工作中会产生极多的负面情绪。在家中,家长的负面情绪难免会影响幼儿,而且幼儿对于负面情绪并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使得幼儿的情绪长时间处于被压抑状态,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儿童躯体化障碍便会发病[1]。研究发现,幼儿面临的压力可能较大,因幼儿许多的想法并不能被认可,其压抑的心理便会诱发躯体化障碍发病。现在,我国医疗行业对于儿童躯体化障碍的识别率相当低下,有效治疗率更低,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儿童1562例,选取年龄范围8~15岁的儿童,其中女孩769人,男孩793人,在选取中应注意,患儿要排除心脏疾病、肾脏疾病。家长要对调查全面配合,院方要让家长了解研究具体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对照,年龄<10岁为一组,年龄10~13岁为一组,年龄>13岁为一组,将三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医生还需要对儿童躯体化障碍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记录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心理知识掌握情况。家长的调查问卷发放2000份,实际回收1562份,回收率为78.10%。

1.3躯体化障碍的诊断标准

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多种多样,医疗行业并不能对躯体化障碍进行有效的识别及治疗,在患儿呼吸系统、肠道系统、泌尿系统与表皮系统都会出现疼痛症状,患儿对医生的治疗与告诫极为抵触,病程至少已经两年。

1.4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表格,使用专门的统计软件将数据归纳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的年龄逐渐增加,躯体化障碍的发病率越高。

根据对患儿的数据收集,发现患儿的躯体化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的几率也会增加,而且单纯性躯体化障碍在患儿年龄逐渐的增长中,发病几率明显增高。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1562例8~15岁患儿的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

3.讨论

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极为复杂,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极高,往往用成人的角度去培养孩子,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当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压力逐渐增加,孩子会逐渐出现负面情绪。随着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会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每个儿童所能承受压力的界限各有不同,当压力超出孩子所能承受的标准以后,孩子的内心会出现极大的变化,这种蓄积的负面情绪会转化为一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即导致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经过调查分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躯体化障碍发病的几率各有不同,儿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会显著增高。其原因主要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的压力便会增加,孩子的许多想法得不到有效的认可,导致负面情绪极具增加[2]。

在对家长文化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中,孩子发病的几率会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着孩子面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而中等文化程度的家长,其孩子的发病几率最高,主要因为中等文化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极高,将许多自身无法实现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压力快速提升,而家长又不能科学的疏导孩子所承受的压力[3]。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使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的几率各不相同,在问题家长中,患儿不断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会使问题家长自身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而问题家长并不能对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传播给患儿,让患儿滋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根据对家长心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家长的心理知识越丰富,孩子的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越低,其主要原因是心理知识较多的家长,可以有效的将自身与孩子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可以让孩子学会放松。

总之,儿童躯体化障碍在医疗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的识别,在对患儿的治疗中就会使大量医学资源浪费,更对患儿家庭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想要有效的遏制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需要家长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对孩子的压力进行有效的疏导,从根本上防止儿童躯体化障碍。除此之外,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整合医疗观念,提高对患儿心理症状的识别及有效治疗,也是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朝辉.宋景贵.儿童时期父母教养方式对躯体化障碍人格特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4(01):4-7.

[2]李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J].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8):108-113.

[3]陈康宁.张帆.罗捷.躯体化障碍的诊疗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