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谈小儿黄疸的中医辨证治疗

吴小巍

吴小巍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中医院162100)

【摘要】对小儿黄疸的中医疗法及结果进行探讨分析。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本病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患儿进行中医治疗,30例患者中有12例治疗效果显著,15例患儿治疗效果明显,有一定好转,其余3例患者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通过中医治疗小儿黄疸可以有效的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小儿黄疸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60-02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笔者对此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本病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全部患者均由一定临床表现症状。

1.2方法

1.2.1阳黄

1.2.1.1热重于湿主要采用茵陈蒿汤进行治疗,起到清利湿热,通腑泄下的功效。方中茵陈味苦微寒,入肝脾经,为清热利湿退黄之要药;栀子利湿退黄,使湿热从小便而去;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逐瘀,通利大便,使瘀热毒邪从大便而去。有些患儿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疏肝理气。患儿热毒较甚时,心中懊憹者加黄连、龙胆草,增加清热解毒之功。若恶心呕吐者,可加橘皮、竹茹、半夏化湿和胃。

1.2.1.2湿重于热主要采用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进行治疗。起到利湿化浊,佐以清热的功效。茵陈四苓散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白术健脾燥湿,猪苓、泽泻、茯苓淡渗利湿,湿重于热,湿遏热伏,阻滞气机,所以加木香、厚朴、枳壳调理气机。甘露消毒丹中茵陈、滑石、木通清热利湿,引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燥湿解毒;石菖蒲、白蔻仁、藿香、薄荷芳香化湿,理气醒脾。贝母、射干清热利咽可去之。诸药合用,清热渗湿,芳香化浊,调和气机而退黄。若湿困脾胃,便溏尿少,口中甜者,可加厚朴、苍术苦温燥湿。纳呆或无食欲者再加炒麦芽、鸡内金以醒脾消食。若湿热初起,伴有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舌苔薄腻,脉浮弦或弦数者,可用甘露消毒丹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解表祛湿。

1.2.1.3胆府郁热此类病症主要以身目发黄鲜明,右胁剧烈疼痛,牵及肩背,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大便灰白或便秘,小便短黄而灼热等为主。采用大柴胡汤进行清热化湿,利胆退黄。方中柴胡、白芍药疏肝,黄芩、半夏与柴胡相配和解少阳,大黄、枳实通便导滞。可加金钱草、海金砂、茵陈清热利胆,增加退黄之效。胁痛及肩背疼痛剧烈者,可加元胡、川

1.2.2急黄采用犀角散进行治疗,起到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的功效。方中犀角为清热解毒,凉血之要药,可用水牛角30~50g代替;黄连、栀子、升麻清热解毒;茵陈利湿退黄。同时可加大青叶、土茯苓、蒲公英、银花、连翘等进行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等可以起到凉血滋阴的作用。若患儿神昏谵语者,可配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有出血症状的患儿,可加侧柏叶、大小蓟、地榆凉血止血。合并腹水者加茯苓、白术、车前子以健脾利水。

1.2.3阴黄寒湿证的患儿可以采用茵陈术附汤进行治疗,起到健脾和胃,温化寒湿的功效。方中茵陈利湿退黄,附子、干姜温中散寒,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若患儿黄疸日久不退,面色晦暗者可加丹参、当归、泽兰叶活血化瘀,若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脾虚血亏的患儿可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健脾温中,补气养血。方中黄芪、桂枝益气温中,白芍药、饴糖滋阴养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若患者脾虚兼湿加茵陈、茯苓、泽泻利湿退黄。血虚甚者加当归、熟地黄养血补血。脾肾阳虚,畏寒明显者加仙灵脾、巴戟肉温补阳气。

2.结果

经过对患儿进行中医治疗,30例患者中有12例治疗效果显著,15例患儿治疗效果明显,有一定好转,其余3例患者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3.讨论

黄疸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思虑、病后有关。其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生黄疸。外感湿热疫毒主要为外感湿热之邪,郁而不达,外湿化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浸淫肌肤,下注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若疫毒重者,其病势暴急凶险,具有传染性,表现为热毒炽盛,伤及营血的危重现象,称为急黄。内伤饮食劳倦主要是由饮食不节,嗜酒肥甘,脾胃受损,健运失职,或劳伤过度,气滞湿郁,湿邪阻滞中焦,肝胆之气疏泄失常,胆汁侵入血液,溢于肌肤,因而发黄。而脾胃虚弱失司主要是由于患儿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气血亏损,久之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而致胆汁外溢。或病后脾阳受伤,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汁受阻,溢于肌肤而发黄。黄疸之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黄疸的病理表现有湿热和寒湿两端。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及个体素质的差异,湿邪可从热化或从寒化,故临床上有阳黄、阴黄之别。阳黄则为阳盛热重,湿以热化,湿郁热蒸,疏泄功能阻滞,胆液横溢而致;阴黄则为阴盛寒重,湿以寒化,或素有脾阳不足,或阳黄日久,胆液为湿所遏,渗溢肌肤而成。阳黄多属外感,病程较短;阴黄多属内伤,病程较长。但阳黄迁延日久,亦可能转为阴黄,阴黄复感外邪,亦可出现阳黄,形成虚实夹杂的证候。

参考文献

[1]李建,齐汝敏,张运英.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2年.第12期:16-17.

[2]曾伟导,聂广.中医对难治性黄疸的辨证论治概述[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54-55.

[3]潘广文,罗新妹.浅淡中医治疗黄疸[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年.第20期:77-78.

[4]王大明.新生儿黄疸中医辨治[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第17期: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