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慢性乙肝拉米夫定治疗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39例慢性乙肝拉米夫定治疗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王雪琼

王雪琼(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610072)

【摘要】目的了解病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心理状态.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9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病人进行用多方式随访调查及心理状况分析。结果怀疑心理8例(20.5%)、恐惧心理14例(35.9%)、淡化心理6例(15.4%)、依赖心理4例(10.3%)、焦虑心理7例(17.9%)。经过早期的综合护理和心理治疗后,97.6%的患者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情况均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加强药物知识宣教及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病人信任,对维持病人身心健康、指导合理用药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020-01

拉米夫定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活性,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为有效的一种新药[1]。该药具有疗效快、可口服、副作用轻等优点[2]。但由于需长期用药,可引起谷丙转氨酶(ALT)反复、病毒变异等变化,而使病人存在各种心理顾虑。我们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39例应用拉米夫定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其中男31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36.4岁;均患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制订标准,均按《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4]方案用药,服药时间最短的为2周,最长的为3.5年。

1.2调查方法采用多方式随访调查。

2结果

39例病人存在不同的心理变化,主要心理特点有:怀疑心理8例,占20.5%;恐惧心理14例,占35.9%;淡化心理6例,占15.4%;依赖心理4例,占10.3%;焦虑心理7例,占17.9%。

3分析

3.1怀疑心理病人由于缺乏认识,对拉米夫定的疗效存在质疑,甚至认为是医生在推销药物,对执行医嘱存在将信将疑。

3.2恐惧心理本组共14例,其中2例在治疗过程出现ALT反复,1例出现病毒变异,因担心会发生不良后果而存在恐惧心理;其余11例并未出现任何不良状况,但整天忧心忡忡,唯恐自己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一些患者在治疗中,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e抗原清除效果差,用药1年后e抗原阴转率只有19%,e抗原持续阳性的患者,即使出现乙肝病毒DNA阴转,一旦停药,就会出现乙肝病毒DNA阳转,个别病例甚至病情恶化[5]。为此患者的心理恐惧就进一步增加。

3.3淡化心理这类病人表现为对药物知识知之甚少或并不愿费时间去详细了解,不按规定服药,擅自多服、漏服或间断用药,治疗过程也不按规定复又有不利于治疗一面,不主动配合治疗。

3.4依赖心理本组病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已达2年以上,已达到停药标准,可以停药观察。但病人因害怕停药会出现复发或肝功能反跳,不敢停药。

3.5焦虑心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本身因疾病因素,心情忧郁,加上长期用药,经济负担较重,病人既担心治疗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又怕拖累家庭,心情更加焦虑不安。

4护理

4.1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以事实为例,向病人解释,使其从心理上、行为上接受药物治疗,消除对药物治疗的怀疑而出现的消极心理效应。

4.2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着重加强对药物知识的讲解,可请有影响的专家介绍拉米夫定的治疗方案。

4.2.1病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恐惧在本组病人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5.9%。因此,要向病人讲解拉米夫定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出现ALT上升或病毒变异的发生概率及处理。如出现上述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后,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继续用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4.2.2强调不正规用药的危害性,消除病人淡化心理。淡化心理虽不是发生率最高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够却往往是导致病情延误的主要原因。不少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突然停药,在2~3个月后,肝功能开始波动,有的转氨酶升高,有的胆红素升高,病毒复制指标再次转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恶化,病情迅速向失代偿状态进展,引起所谓的“拉米夫定撤药后肝炎”[6]。所以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无论有效与否都不能突然停药,而应该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医务人员应从多方面着手促使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能按规定及时服药,不随意增、减药物或停用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让患者必须按医嘱定期随访,以便观察疗效及早期发现不良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

4.2.3详细讲解停药标准,强调停药的慎重性。如病人已经有停药指征,应听从医生建议停药观察。停药后应继续随访6—12个月,以观察疗效。

4.3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参加适当文娱活动,分散注意力,活跃情绪,缓解不安心理,以免发生药物性心理过敏反应[7]。用拉米夫定取得良好效果的患者为例,使其从心理上、行为上接受药物治疗,消除因对药物治疗的怀疑而出现的消极心理效应,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取得病人亲人配合,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

5小结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该药治疗乙肝(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我国已有多年使用的历史。应用初期,其以抑制病毒迅速,乙肝病毒DNA转阴率高,不良反应较轻、较少,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普遍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在防治疾病工作中,医护人员按药理作用选择药物外,还应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7]。在病人应用拉米夫定过程中,对住院病人加强巡视,耐心询问用药反应;对出院病人定期电话回访,及时发现不良心理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能坚持按医嘱用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l]张欣欣,韩永年,陆志檬,等.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反应,中华传染病杂志,200l,19(I):15-17.

[2]王慧芬,季伟,试评核苷类药对肝炎病毒的治疗,传染病信息,2000.13(3):98-100.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l,19(1):56-62.

[4]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1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2):157-158.

[5]赵龙凤,朱新宇,王勤英.肝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25.

[6]徐克成,危北海,姚希贤,等.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困难与出路.中国处方药,2002,5:11.

[7]胡福山,周郁秋.心理医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