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药物隔姜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5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背俞穴药物隔姜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5例

魏玮刘宁

魏玮刘宁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2)

(2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黄褐斑为面部阳经淤阻,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背俞穴药物隔姜灸结合了药物和灸疗双重效应,通过对督脉及膀胱经的刺激,可调理脏腑、温阳益气,使气血上荣于面,从而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黄褐斑背俞穴药物灸隔姜灸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57-02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俗称“蝴蝶斑”,是一种后天色素异常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对称分布的色素沉着斑及斑点,表面光滑无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其发病率较高,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我们于2013年5月-2014年10月,采用背俞穴药物隔姜灸治疗黄褐斑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女性病例55例,排除患有慢性肝肾疾病、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及药物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年龄26-55岁,平均37.19±7.95岁;病程3月-15年。对照组27例,年龄25-54岁,平均36.87±8.02岁;病程5月-14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5)。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黧黑斑”:气滞血瘀:颜面出现黄褐色斑片,腰膝酸软,或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肝肾阴虚:黄斑褐黑,伴腰膝酸软,怠倦无力,身体羸瘦。舌红,苔少,脉沉细。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背俞穴药物隔姜灸配合梅花针叩刺。首先药物制备:七白散加减。七白散组成:白术、白芷、白蒺藜、白僵蚕、白茯苓、白及及浙贝母。气滞血瘀加当归、川芎、桃仁;肝肾阴虚证加白芍、牛膝。以上药物研细末并过120目筛瓶装备用。取主穴:督脉、双侧膀胱经第一侧线于T1-L5段,阿是穴(面部色沉)、背部反应点(主要位于膀胱经两侧部位的黄褐色斑点或痘疹)。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肝俞、膈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脾俞、肾俞。患者取俯卧位,首先梅花针叩刺主穴,轻度手法至皮肤潮红。其次,将生姜汁涂擦于刚叩刺过的潮红的皮肤表面,在其上细铺一层中药细末,于穴位表面予隔姜艾炷灸,每个艾炷约半个橄榄大小,实证用泻法3壮/穴,虚证用补法,5~6壮/穴。

1.3.2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面部阿是穴采用微针围刺法,余采用毫针刺法,虚实补泻法,治疗时间同上。

两组均每次治疗约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疗程。连做2疗程,疗程间隔3-5日。治疗结束后,嘱患者避风寒。

1.4疗效判定指标:参照《标准》。

1.5统计方法将所得数据经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两组间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相关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5.1136,P=0.023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理论依据及机理探讨

黄褐斑的病因有虚实之分,机理复杂。中医理论认为每条经脉都络属于某一脏腑,十四经均与头面部相联系,故面部的色沉与脏腑的精气盛衰、功能失调与经脉的气血等相关。黄褐斑的颜色一般以黄、青、黑为主,黄属脾,青为肝本色,黑责之于肾,故黄褐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我们认为黄褐斑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气机不畅,痰饮停聚;或生化不足,气血乏源,致肝肾不足等,以致面部血脉凝滞或空虚而形成黧黑斑,即“无瘀不成斑”。而头面部为诸阳之会,阳经的气血有赖于阳气的推助,故黄褐斑的治疗中活血、升阳至为重要。梅花针叩刺局部色沉,可活血散斑。取类比象法,白色药物多有祛湿淡斑之效,于背俞穴予白药隔姜灸,结合了药物和灸疗的双重疗效。《本草纲目》:“艾叶,纯阳也,……灸之则透诸经”,梅花针与药物隔姜灸背俞穴既可激发督脉、膀胱经温元阳通阳气,调整脏腑功能,又加强药物引经达所的功效,疏通了面部阳经,淡斑消斑。本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且较内服法对脏腑的直接刺激小,故临床治疗中可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2003年修订稿)Ⅲ.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何天有.何氏辅灸治百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