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研究分析

谢琪吕萌萌李瑞许春娜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营养科辽宁兴城125105)

摘要:疲劳是一种疲倦乏力的感觉,会给从事体力、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

关键词: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疗养;

飞行引起的疲劳在航空医学上称为飞行疲劳,是指飞行人员由于地面工作负荷、飞行各阶段中物理、生理和心理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下,有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使其机能继续维持在安全飞行这一特定的水平上工作,各器官也不能再保持固定的工作能力,主要生理表现是身体工作能力下降。

一、影响飞行疲劳的主要因素及飞行疲劳带来的潜在危害

1.NASA很早就发现疲劳与生物节律有关。调查显示,飞行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飞行人员睡眠不足和昼夜节律的改变。除睡眠不足导致疲劳外,持续清醒时间过长是产生疲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保持连续17h清醒后的疲劳状况相当于血液中含有0.05%的酒精,在保持连续24h的清醒状态后该值增加为0.10%,超出法律规定的驾驶汽车的要求。另外,疲劳的产生也与生理、心理因素有关,工作负荷、情绪等都是引发飞行疲劳的常见因素;飞行疲劳还与飞行计划的安排、飞行距离的长短,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甚至生活的规律性、科学的饮食习惯等有很大关系,飞行距离和时差效应对飞行疲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产生疲劳的直接因素主要有2个:睡眠不足,觉醒(或持续工作)时间过长。将促使或导致这2个因素发生的因素作为间接因素的话,则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生理、心理、管理和环境等基本因素。

2.飞行疲劳带来的潜在危害和风险,现代飞机是高度自动化多系统的融合,需要驾驶员对飞机的仪表进行不断监控,有效地保持飞机高度、速度和空间位置,这需要飞行人员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持飞机应有的飞行状态,同时还要根据空管人员(ATC)的指令进行操作。Bartlett对飞行疲劳的早期研究发现,机组在疲劳状态下仪表读数错误增加,注意力分散,出现暗示局限(集中于核心任务而忽略次要任务需求),响应能力随机组状态和疲劳持续时间而变化。在飞行过程中飞行人员一旦发生飞行疲劳现象,会使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1)注意力下降和感觉失调导致飞行过程中的情境意识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有效感知飞机的位置和状态,在巡航过程中会增加空中交通冲突的风险,导致空中相撞的可能性增大;在进近着陆过程中,导致不稳定进近和着陆危险性增大。(2)动作节律失调使得飞行操作能力降低,操纵过程中动作准确性、协调性下降。

二、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成因及特点

1.飞行疲劳的成因,高空飞行由于地球吸引力、空气密度、大气压力、氧气以及湿度的相对减小,座舱高度高等因素影响,不论是飞行人员的心理、体力、智力、情绪反应都会感受很大的压力与不适,飞行人员承受疲劳更为明显。由于飞行活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复杂的综合劳动类型之一,飞行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噪声、振动、磁场、气压变化、长时间飞行、无规律工作、高应急状态、吃饭无规律、时差变化、湿度小和相对缺氧状态、昼夜节律的紊乱、睡眠不足人体生物钟的不稳定等等原因,致使飞行人员经常处于疲劳和半疲劳状态,易引起判断失误,出现飞行错觉,飞行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严重的飞行差错和事故,特别是在高负荷飞行时。

2.飞行疲劳的特点,飞行人员在狭小空间久坐,加之休息区也不利于飞行人员休息,时差对人体生物钟的强制影响,飞行人员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部分睡眠质量较差的飞行人员,据统计连续飞行10h后,有70%的飞行人员感到头晕头痛,80%~95%的人全身酸痛、倦怠无力。实践中飞行疲劳的主要特点是:反应迟钝,思路单一,思想麻木,记忆力下降,条理性差;感觉全身乏力、倦怠、萎靡不振、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和行动脱节,视力下降,个性变为冷漠或易激动;飞行能力明显降低,判断失误等等。

三、预防措施

1.保证充足的睡眠飞行人员应在执行飞行任务前,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及质量,进而保证机体良好的适应性,预防飞行疲劳,若飞行时间较长,飞行人员可采取飞行间歇小睡的办法,来消除飞行疲劳。总之,睡眠是预防和消除飞行疲劳的最有效的措施。

2.飞行人员每年都要进行的健康疗养是一个很好的缓解飞行疲劳的时机,因为在疗养期间,没有飞行任务的负担,飞行人员身体及精神都处于放松的状态,此时缓解飞行疲劳效果较好且易于巩固疗效。作为一名疗养院的医生,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飞行人员入院后,首先应加强与航医的沟通,及时了解每一名飞行人员最近的飞行状态及身体状况。在此基础上,与飞行人员交流,进行主观疲劳程度测试,结合双方资料,真实掌握每一名飞行人员的飞行疲劳情况,有重点地制定此次疗养的疗养计划及安排,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及要达到的疗养预期效果。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如我院坚持进行的晚9点半查房制度,目的就在于督促飞行人员及时就寝,保证睡眠时间,进而保证疗养效果,消除飞行疲劳。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人员,应就此展开调查,明确原因,进而制定治疗方案,如可行心理疏导,帮助飞行人员缓解压力,改善睡眠。

3.加强膳食调配,保证营养均衡,白天多食高蛋白食物,夜晚应避免高脂肪饮食,多食水果及高糖类食物,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另一方面要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各方面的营养均衡,如维生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的摄入要保证。加强对食堂炊事人员的监督,每餐食物烹调方法以蒸、煮、烙为主,少油煎炸,避免疗养员摄入饱和脂肪酸过高的食物,提醒疗养员适当增加体练。(1)蔬果根据不同季节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使膳食种类更加丰富,营养素更加全面,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减少水溶性的维生素的流失。(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474g/d,占总热量的55%,主要来源为米面制品和部分粗粮制品,其中米面摄入量相对增加,这可能与疗养员的地域饮食习惯有关。(3)蛋白质蛋白质184.52g/d,占总热量的20%,分析与季节性原因海产品摄入量增加所致,同时豆制品摄入量也有时增加,但总体控制在标准摄入量以内。从营养调查资料来看,蛋白质摄入过多,与饮食中动物蛋白过多有关;维生素A摄入量在标准范围之内,摄入的钙在831.5mg,标准的800--1000mg,摄入量在标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张建明.郝艳华,浅析飞行疲劳的生理原因与对策.2013.

[2]马文东,李进,飞行疲劳的预防和监测手段.中国临床康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