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佟菲杨诗定毛晶晶

(湖北省襄阳市气象局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气象工作直接对我国农业种植效率产生影响,对于推动种植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气象灾害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气象部门应将增强农业气象水平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提升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效率,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气象服务的作用及工作重点,接着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应用;对策

引言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对我国粮食供应产生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反映较为敏感,尤其是气象灾害的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将气象服务工作做好,就能在气象灾害出现前做好针对性的防御,是农业防灾减灾的有效保障。进入到21世纪后,农业防灾减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并通过积极探索以更好的进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气象服务作用及工作重点

1.1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和意义

气象部门将大气科学理论与技术进行结合,根据社会各个行业的不同的需求,进而提供天气预报等气象科技服务的过程就是气象服务。因农村地区是防御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天气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是对专业气象服务需求最大的群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气象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防御难度,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做好气象服务需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与农村相关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农作物产量预报、特色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促进了“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农业气象服务工作重点

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的总体形势是困难多、难度大、任务重、期待高。近些年来,气象部门始终将气象为“三农”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对“两个体系”加强建设,使得气象为农服务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增强。与此同时,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保障作用也得到了气象部门的高度关注,并从四个方面不断增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其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的全天候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进行完善,使得现代化气象水平不断凸显;其二,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对关键技术加大研究力度,使得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得到提升;其三,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农服务范围扩大,增强了气象为农服务水平;其四,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完善人工影响天气系统,使其的社会效益和效益更加显著。

2、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1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汛作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洪涝灾害的主要特征是毁灭性强且不易补救,因此,对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质量。另外,洪涝灾害还会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农业生产中洪涝灾害防御极其重要。对于传统农业生产来说,人们大都是将自身生产经验和气象观测进行结合判断采取何种洪涝灾害防御措施,由于预测准确率不高,因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增强和气象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通过先进的观测仪器设备和气象技术,气象部门可根据采集到的气象信息对未来天气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将农业气象信息和暴雨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农民手中,为农民防御洪涝灾害提供了充足时间,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了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在农业生产中的抗旱作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抗旱与防洪都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大,自然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危害强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阻碍了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气象监测部门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区域内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可对未来气象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判断,使得极端天气对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尤其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若降水量不足,很容易引发干旱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时应将农作物抗旱工作做好。当前的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气象安全保障,在提前预测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同时,还能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方式有效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化服务,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宣传农业灾害知识

气象部门开展的气象服务,除了对天气进行预测预报外,还包括有农业气象灾害知识宣传。气象服务工作主要是汇总气象数据信息,且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这些气象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并将基础气象知识传播给广大农民,确保农民可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和气象灾害防御对策进行掌握,增强农民防灾减灾意识,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提升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对策

3.1加快发展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网

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应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断建立健全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并对其进行完善。应体现出气象综合观测网络的高时空密度和自动化特征,同时还要准确、及时传播气象资料信息。对多方的气象资料进行汇总,并形成综合数据库,全面分析后对天气状况进行准确判断。

3.2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为确保农业高产丰收,气象部门应始终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也就是一旦出现气象灾害,应严格按照指定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启动防御机制,尽快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机制,广大农民应积极参与到各类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专业队伍中来,对现有的技术装备不断进行完善,进一步增强整体队伍素质,对各类农业气象灾害进行正确应对,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3.3增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水平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在农业预警中的作用极为显著,只有增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及时性水平,人们才可以迅速应对,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损失。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农民可以结合预报情况对农业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当前,短时临近气象预报的发展空间较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增强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水平,使其更好的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3.4加大农业气象队伍建设

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发迫切,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和农业生产知识的气象人才是确保农业气象服务顺利开展的关键。气象部门应从多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将农业气象人才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庆生,王洪华.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思考.南方农业,2015,(30):220~222

[2]刘莹,吴晓华,苏常新.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80~81

[3]马玉玲,张艳丽.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农业与技术,2015,(10):209

作者简介:佟菲(1973-),女,汉族,湖北省襄阳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