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目标模糊的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大学生就业目标模糊的对策分析

叶梓

叶梓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523083

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也愈加突出。2011年2月,有机构对2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大学生职业目标模糊,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在。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目标问题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的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也愈加突出。2011年2月,有机构对2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大学生职业目标模糊,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所在。帮助大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一、培养就业意识

在一项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中显示,52%的大学生就业意识开始于大学三年级,36%的学生开始于大学一、二年级,大约11%的学生没有就业意识。就业意识,是指个体对就业活动的认知,包括就业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就业意识是个体就业计划制定和决策的前提。大学教育实质上就是在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就业意识越早,针对性越强。

(一)注重实效,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目前高校安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始于大一第二学期,内容侧重于理论教育,学生提不起兴趣,自然也达不到教育效果。我认为,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打下相应的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制定相对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确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

(二)以职业者的身份去听课

大学四年,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好职业目标,以职业者的身份去听课、思考、进行市场调查等,这样才能及早进入职业角色。

二、明晰就业自我认识

就业自我认识是指个体依据自身条件,对个人职业价值、兴趣、能力以及职业的事实状况和相关信息的了解。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兴趣、特长,搞清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其次,明确职业价值观,通过工作,是为了赚钱,还是希望有个良好发展空间?只有弄清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再次,找准自己的兴趣所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自身发展。最后,做好职业定位后,加强该领域的认识、了解,充分掌握行业信息,做好全方位准备。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性培养

众所周知,企业在进行面试时,通常看重工作经验,而这也是大学生最欠缺的。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没有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大学生的社会性培养,主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包括社会调查、教学考察,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学生社团、勤工助学等。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校外实习机会,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入职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了铺垫。

四、转换就业目标,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就业难”的问题普遍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我们就要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转换就业目标,变就业为创业。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创业教育的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我们应该形成一个整体的系列教育,除了就业指导课程,我们还应该把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的教育中结合、还应该开设创业论坛、举行创业模拟、创办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等等,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从过程中收获经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东:广东省高等

【2】孙泽平.滕发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内容与过程设计.现代教育科学[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