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叶的歌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19世纪上半叶的歌剧

高娟

高娟信阳广播电视大学464000

摘要19世纪的一大特点是文学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浪漫主义的影响最易渗入到音乐领域。歌剧作为音乐领域里文学结合最紧密的体裁,又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快反映者和最大受益者。随着意大利正歌剧的衰亡,19世纪欧洲的歌剧开始进入大歌剧和喜歌剧时代。本文简要概括19世纪上半叶德奥、法国的歌剧发展特点并详细介绍这一时期意大利歌剧界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关键词歌剧大歌剧喜歌剧创作特征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就是所谓的“浪漫主义”。音乐领域中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着大多数作曲家的创作。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艺术家们普遍在作品中重视和放映民族的特点,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多用幻想的题材和形象体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我们可以认为,19世纪的欧洲歌剧是浪漫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欧洲音乐史上,德国、法国、意大利向来是伟大的音乐国家,歌剧的发展对本国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1815年到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歌剧艺术中也引起相应的反应。一方面和民间创作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也带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常常描写梦幻神奇的境界和中世纪的传奇故事。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威柏,他在创作德国民族歌剧方面成就最大,可以说他以民间歌剧为基础,继承了莫扎特和贝多芬歌剧创作的传统,并吸收了外国歌剧的优点,创造了真正的德国式歌剧。

二、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巴黎已经是欧洲思想文化界的中心,1830年到1848年掀起的革命高潮,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繁荣。自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开始,歌剧更加偏爱浮华矫饰的风格,这种欣赏趣味并没有因政权的更迭而有本质上的变化,而就在这种氛围中逐渐酝酿出30-40年代盛行的法国大歌剧风格。从19世纪30年代起,法国大歌剧就具备四大要素:富丽堂皇的布景、别致细腻的编舞、引人人胜的情节和历史题材。所以,史诗般的结构与超长的长度也是大歌剧的特点。

三、几百年来,意大利的国土就一直是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争斗割据的对象。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唤醒了意大利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世纪初的艺术领域里同样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具体的复兴运动,也给音乐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其中最为突出的体裁便是歌剧艺术。

由于反动统治的检查制度扼杀了歌剧的进步思想内容,意大利歌剧一度降低为单纯地供人娱乐的艺术。此时期歌剧界三位音乐家的出现,挽救了即将衰亡的意大利歌剧。他们是罗西尼、贝利尼和唐尼采蒂,被誉为“意大利三杰”,下面就详细介绍以下他们的歌剧创作及其特点。

罗西尼

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之下,罗西尼的力挽狂澜,它又获得了新的动力与生命。在罗西尼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8部歌剧。最杰出和最具代表性的有六部作品:《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灰姑娘》《贼鹊》《塞米拉德米》和《威廉·退尔》。1813年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是他早期喜歌剧的重要代表作。和正歌剧《坦克雷迪》中不惜生命为祖国而战的坦克雷迪的咏叹调《忧心忡忡》和《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中伊萨贝拉那首富于爱国激情的咏叹调《你想一想国家吧》,不胫而走,迅速传唱在意大利各地,成为意大利人抵御外来侵略的战歌。

意大利早期浪漫主义歌剧的另两位代表人物是唐尼采蒂和贝利尼,其作品剧情内容的严肃性和情感处理的浪漫色调,构成了早期浪漫主义的“半歌剧特征”。

(二)唐尼采蒂

唐尼采蒂是一位高产作曲家,共写有70多部歌剧,他的歌剧体裁多样,风格不一,成就也不等。著名的有正歌剧《露克雷齐亚·波尔吉》(1833年)、《拉美莫尔的露契亚》(1835年)、《嬖人》(又译为《宠姬》1840年)、《夏莫尼的林达》(1842年),喜歌剧《爱的甘醇》(1832年)、《夜钟》(1836年)、《军中女郎》(1840年)、《唐帕斯卡莱》(1843年)等。这些剧目至今仍上演不衰。

(三)贝利尼

贝利尼短暂的一生中写有11部歌剧作品:《阿代尔松和萨尔维娜》(1825年),《比安卡和费尔南多》(1826年),《海盗》(1827年),《陌生的来客》(1828),《凯普莱特和蒙塔古》(1830年),《梦游女》(1831年),《诺尔玛》(1831年),《清教徒》(1835年)等,其中以《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最出色。

唐尼采蒂和贝利尼两人都遵循意大利的传统审美习惯,依重美好的歌唱旋律来抒发激情。

四、创作特征:

唐尼采蒂是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许多歌剧取材于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的名著,富于乐观主义精神和时代气息;他善于塑造音乐形象,结构戏剧冲突,能够细腻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他与罗西尼、贝利尼同称为“美声学派”三巨头,他创作的歌曲讲究旋律优美流畅,并竭力发挥歌唱家的声音特长与演唱技巧,他的作品受到当时歌唱家们的欢迎。

贝利尼的音乐带有深情忧郁的浪漫情调,由于他那些气息宽广,婉转美丽的旋律而被世人称为:“意大利的夜莺”。其歌剧以细腻柔美而区别于罗西尼,以优雅郑重区别于唐尼采蒂。他对剧本的要求严格,反复切磋是为了让他的作品能使人感动,而且要反映出人物心理的复杂与变化。

唐尼采蒂的作品迎合歌星的炫技和贝利尼作品乐队的单薄正好和罗西尼的两大改革相反,罗西尼的一大创新是在总谱上确定了所有的装饰音、花腔、过渡句,歌唱家必须按照总谱演唱,不能为炫技而肆意更改;另一大创新是,取消了只用钢琴伴奏的“干诵宣叙调”,代之以乐队伴奏的宣叙调,这不仅加强了宣叙调的戏剧性,而且提高了乐队在歌剧的地位。

虽然他们的创作特征不尽相同,但他们一样为意大利歌剧写出丰富多彩的旋律。它们自然流畅,气息宽阔,巧妙灵活。正是通过他们的歌剧作品在舞台上的延续演出,意大利“美声”学派独有的特征才真实地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7

【2】《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