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与脑C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与脑CT分析

李占军李坤炜秦培鑫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94-02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多系统损害疾病,其遗传缺陷位于染色体13的长链上。临床诊断以往以肝病、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阳性、眼角膜Kayser-Fleischer(K-F)环阳性、家族遗传史确诊,本病首发症状复杂,早期易出现误诊、漏诊[1]。本研究通过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及CT征象,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6例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547岁,平均年龄(14.58±4.29)岁,其中2例为父子。临床主要为进行性加重书写震颤、张口流涎、吐字不清、饮水呛咳、共济失调、肌强直、精神改变等,病程4个月4年,平均(10.32±3.29)个月。

1.2临床表现:25例有神经症状,包括舞蹈征、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阳性、肌张力怎搞、静止性震颤等;10例有精神症状,包括: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等;5例智力下降,13例有肝硬化,2例偏侧肢体无力,6例肝、肾、胃肠道等症状。实验室检查:19例血钙降低,8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3例血清铜氧化酶活力下降,10例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下降,16例尿铜含量增高。眼科裂隙灯检查:26例见眼角膜(K-F)环。

1.3CT检查方法:使用德国西门SOMATOM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仪,Wizard后处理工作站,软件版本VA-70;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基线平行于OM线,行轴位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s,准值1.5mm;图像重建层厚9mm,层距9mm,对可疑区域行4.5mm薄层重建。

2结果

2.1CT扫描病变部位:主要分布于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其中豆状核13例(36.11%),丘脑内囊后肢7例(19.44%),苍白球6例(16.67%),尾状核头部6例(16.67%),豆状核尾状核联合病变2例(5.56%),丘脑内囊后肢苍白球联合病变2例(5.56%)。

2.2CT扫描征象:36例患者,脑萎缩30例(83.33%),脑室扩大28例(77.78%)。脑基底节区见双侧对称性低密度影24例(66.67%),边界欠清楚。其中丘脑内囊后肢、内侧苍白球、中脑及尾状核头部为稍低均匀密度影;豆状核内密度不均匀,表现为外侧壳核低密度影。脑白质脱髓鞘6例(16.67%),脑干低密度影3例(8.33%),小脑齿状核低密度影3例(8.33%)。

3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较罕见的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国外发病率约1/20万,而在普通人群中有1/4001/500为本病携带者[2]。患者血清铜升高,组织内铜大量沉积,刺激组织细胞变性,以肝、脑组织损害为主。组织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进而出现核碎裂、核溶解等病理改变,致细胞坏死液化。脑基底节区组织中神经核团神经细胞对铜刺激敏感,以壳核最明显,其次为苍白球、尾状核头部,丘脑、脑干、小脑也是主要受累区。病变部位由于神经细胞变性出现坏死、软化、液化,甚至形成空洞[3]。铜沉积是以血液循环的方式到达受累组织,并有时间先后顺序,因而软化灶呈双侧对称性,且形态基本相同的低密度影,由于壳核受累最为明显,密度最低,边界清楚。本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期,无性别偏向,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障碍等锥体外系神经症状,随病变程度加重出现精神症状、智力低下等,脑外最易受累部位为肝脏,本组有13例查肝脏B超、CT见肝硬化。CT扫描主要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的形态相同的低密度影或稍低密度影,双侧对称性白质脱髓鞘,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脑萎缩征象[4,5]。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均经脑CT扫描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眼科裂隙灯检查确诊。本组脑CT检查可见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小脑存在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实验室检查存在血钙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铜氧化酶活力下降、血清铜蓝蛋白水平下降、尿铜含量增高等表现,26例可见眼角膜K-F环。有2例为父子,存在明显遗传性征象,而有13例问诊无明确家族史,因此易被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患者不可逆肝、脑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早期诊断该病可改善预后,脑CT检查,病变表现具有特征性,具有准确、快捷、安全等优势,且费用较MRI等检查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作为肝豆状核变性颅内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临床CT诊断过程中应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硬化、颅内感染等,CT扫描亦可见颅内低密度病灶,但多不具对称性,与本病存在较显著差异;如休克、食物中毒、CO中毒等原因造成的低氧血症,导致脑组织缺氧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脑组织软化,颅内可出现对称性低密度病灶,与本病类似,但结合病史、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较易区分。

综上所述,CT诊断肝豆状核变性具有显著的阳性征象,通过对3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表现及CT征象进行分析,更全面掌握本病的CT扫描征象,提高临床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的水平,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rewer,GJ.Theuseofcopper-loweringtherapywithtetrathiomolybdateinmedicine.[J].ExpertOpiniononInvestigationalDrugs,2009,18(1)89-97.

[2]姜红堃,李雷,姜红.小儿肝豆状核变性45例误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04)894-895.

[3]Aggarwal,A,Aggarwal,N,Nagral,A.AnovelGlobalAssessmentScaleforWilson'sDisease(GASforWD).[J].Movementdisorders,2009,24(4)509-518.

[4]刘蔚.肝豆状核变性12,16,18号外显子基因突变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07)1748-1749.

[5]Akhan,O,Akpinar,E,Karcaaltincaba,M.ImagingfindingsofliverinvolvementofWilson'sdisease.[J].EuropeanJournalofRadiology,2009,69(1)147-155

作者单位: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