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慢阻肺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方法

张晓芳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雾化方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慢阻肺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使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分别为87.49±5.13mmHg、80.56±3.6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为56.43±2.51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改善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但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与相应护理措施结合,有效改善患者血氧指标。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驱动雾化;慢阻肺;血氧指标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63-01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种肺部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临床经常采用雾化吸入帮助患者化痰、排痰,患者各项身体机能退化,在雾化过程中常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治疗顺利进行[1]。因此,在进行雾化治疗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不同雾化方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的效果以及护理模式,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患者慢阻肺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9.48±4.47)岁。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0.07±4.61)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统计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治疗工作

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模式治疗,将2毫升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生理盐水混合至20毫升,放置于欧姆龙压缩雾化器中使用,保持氧气流量为3L/min,每天2次;观察组使用医用氧气雾化面罩进行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将2毫升地奈德混悬液与生理盐水混合至5毫升,保持氧气流量为3L/min,每天2次。

1.2.2护理工作

(1)做好健康普及工作。主动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有效沟通交流,向其普及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意义,也可以亲自为患者实践演示,指导患者在吸药前缓慢呼气,在雾化时深呼气,最后缓慢呼气,在该过程中吸入雾粒在气道内沉降,通过缓慢呼与吸,保障药物达到远端支气管,实现治疗效果。同时使患者能够客观正确看待疾病以及雾化治疗方法,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避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呼吸不均等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做好气道疏通工作。部分患者存在痰液淤积现象,阻塞呼吸道,影响患者呼吸。护理人员应该在雾化过程中轻拍其背部,刺激咳嗽,利于排痰。对于情况严重者,在床边配置吸痰器,避免发生窒息意外。(3)雾化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神态、动作等,在提示气流动力学不适应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以上所得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值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比较()

3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死亡率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伤,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气道高反应等临床反应,降低患者幸福指数。临床常采用雾化吸入对其进行治疗。其中超声雾化吸入利用超声波将使用药剂转变为细微气雾,通过吸气进入呼吸道,气雾含有大量水份,雾滴温度偏低,过分湿化气道,容易引发气道痉挛,加大气道阻力,对气道产生刺激作用,增加耗氧量,降低机体内血氧饱和度。据相关研究证明,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病症存在诱发患者缺氧风险,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2]。氧气雾化吸入是使用中等流量氧气气流将药液吹成雾状,液体量小,吸入器氧气量增加,患者能够有效吸收药液,机体内血氧饱和度提高。在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向患者普及雾化治疗相关健康知识,端正患者治疗态度,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3],合理规划饮食,禁止食用生冷刺激辛辣食物,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在本文中,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以及氧气雾化吸入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患者血氧饱和度、氧气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值显著下降(p<0.05)。可以看出,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均有一定疗效,但氧气雾化吸入临床效果更为明显,且不会产生缺氧等不良反应,与相应护理措施配合有效改善机体内血氧指标。

综上所述,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菊斌.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J].现代养生,2015,29(6):217-217.

[2]吴正艳.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J].母婴世界,2015,29(12):1264-1265.

[3]王慧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4):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