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

吴婵玉董晓燕张文艳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妇产科83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后2个月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后42d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盆底肌力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更低,盆底肌力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的开展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受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负性情绪;临床疗效

产妇在完成分娩过程后,无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盆底肌肌力,因此产后为其开展盆底肌肌力训练,可有效促进产妇机体康复[1]。有临床资料报道称,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也有少数报道持反对意见[2]。本次研究就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探讨不同时间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产妇120例,产妇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同时对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感染、精神病以及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28.5±4.3)岁,包括40例经产妇和20例初产妇,其中32例产妇为阴道自然分娩,28例产妇接受剖宫产;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8.2±4.1)岁,包括38例经产妇和22例初产妇,其中36例产妇为阴道自然分娩,24例产妇接受剖宫产。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产妇产后42d接受康复治疗,内容包括提肛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肛提肌训练治疗:参照产妇自身的盆底肌损伤情况,指导其开展肛提肌法训练,从而使其肛门括约肌肌力得以增强,指导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演示等方式对产妇进行指导,20min/次,2次/d,共开展2个月锻炼。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对产妇开展训练,从而促使产妇在多种场景下能够下意识收缩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所采用的仪器为加拿大TT公司生产的伟思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型号SA9800,电刺激频率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设置为1~2000Hz,脉宽0~2000μs,强度0-100μV。取平卧位,将产妇的双腿分开,使双腿保持屈曲,将电极棒放入产妇阴道内,测定盆底肌和腹肌收缩时电活动,并以肌电图展示,20min/次,3~5次/周,共治疗10~20次。对照组产妇产后2个月接受康复治疗,治疗方法和时间同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盆底肌肌力分级。SAS评分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临床分值为50分,超过50分则提示存在焦虑情况,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分评分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临床分值为53分,超过53分则提示存在抑郁情况,得分越高则抑郁情况越严重[3];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开展Glazer评估相关肌电指数,包括60s前基线测试、5次快速收缩、5次持续收缩与放松、持续60s的收缩测试以及60s后基线休息状态。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x±s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产妇属于特殊治疗对象,其机体状况较为复杂,同时产妇的机体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发生多种妇科疾病,从而对其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产妇产后很容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以及性功能障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产妇的产妇机体康复产生阻碍。有资料显示,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其也被叫做盆底缺陷,盆底缺陷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产妇的机体康复[4]。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将盆底康复治疗工作进行加强,从而使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得以增强,进而使其组织活动障碍得到有效缓解,使产妇的机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得以提供,特别是可有效提升产妇的性生活质量,从而使产妇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早期康复治疗的开展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早期康复治疗的开展,使患者的盆底功能得以改善,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有关[5]。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护理在身体允许条件下,越早开展,越有利于产妇盆底肌力恢复。产后42d开展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使产妇的盆底神经以及肌肉得以唤醒,从而促使其阴道更好的恢复到产前大小和敏感状态。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的开展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受损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紫琪,廖碧珍,李明慧,等.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04):19-22.

[2]刘娟,葛环,李环,等.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二部分:康复评估——病史收集、盆底组织损伤及盆底功能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5):426-432.

[3]马乐,刘娟,李环,等.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一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意义及基本原则[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04):314-321.

[4]张珂,王澜静,焦玲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与盆底肌收缩力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0):757-759.

[5]杨晓,刘玉玲.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02):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