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3

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

李静

李静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415101

【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并与同期行基础治疗的患者进行总有效率的比较,并分析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联合治疗的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均优于行基础治疗的患者,两组临床资料的对比,差异性显著存在(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以及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瑞舒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评价

AMI、猝死以及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不良反应,也可以归纳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反应正是处于这几种急性病症的中介点[1]。在行心电图检查时,心电图的紊乱异常可以直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症进行确诊。在对此病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基础的药物治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2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联合组(n=46)和参照组(n=46)。此次选取研究的92例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的相关诊断依据;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以及孕妇均未纳入本次研究。在联合组中,有26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3岁,中位年龄(56.2±8.3)岁;在参照组患者中,有24例为男性患者,22例为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1岁,中位年龄(55.3±4.6)岁。所有92例患者中,按照疾病类型划分,有45例为新发性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为45例,2例为静息型心绞痛。本次研究分组的相关流程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性别、最大年龄、最小年龄以及中位年龄的比较,数据呈不显著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的主要流程如下:拜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1](国药准字J20080078),饭后温水口服,一天一次;倍他乐克(国药准字H32025391),一日两次,每次25毫克;云鹏制药硝酸异山梨酯片(国药准字H14020799),一日三次,每次10毫克;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需要点滴注射硝酸甘油,观察患者的病情,当病情发作时可含硝酸甘油片,含量为0.3毫克[2]。

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舒伐他汀,具体方法如下:①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每日两次,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每次含量为5000IU,以7天为周期;②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J20090091),每日一次,一次10毫克。

1.3观察方法

包括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服用药物后的副作用。患者治疗完成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与治疗前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效果评判标准

本次研究所参照的观察指标为CCS,以百分比为判定形式,当患者的不良临床反应如胸部发闷、胸部疼痛次数显著减少,硝酸甘油药物应用量<80%,则判定为治疗有效;临床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幅度>50%,但<80%,则判定为治疗好转;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无任何改善,判定为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92例患者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两组数据对比呈p<0.05,则表明为数据差异性存在。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其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详情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的英文全称为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3],其发病机理为AS血管病变,从而导致其血管腔的闭塞和阻塞,产生如心脏缺血、窒息等心脏病症。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两种之一,本文所重点研究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动脉粥样的斑块破碎、坏裂、PLT粘附、PF释放、激活凝血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发病的过程中,据李庆云,刘丰,谭荣荣等[4]人的研究论断指出,粥样斑块不断的损坏、烂损之中导致非闭塞性血栓的产生,而非闭塞性血栓的形成也可以归结为冠状动脉痉挛的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的成因是由于斑块破损以及损伤,出现心脏缺血的不良反应,最终造成心绞痛的发作,更严重者会心肌梗死,从而危害其生命。因此,在当前医学研究工作中,已经将不稳定型心绞痛列入到治疗的重点之一,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通常以基础性的西药治疗为主,所应用的药物基本作用为抗栓,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抗栓和非溶栓治疗的不同,不可将其划分为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抗栓治疗的主要功效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血栓的产生以此缩减动脉狭窄的指数。抗PF治疗时阻碍血栓形成的重要保障,而抗凝血药的应用在1980年就开始逐渐的应用于临床中,在抗凝血药的部分中,低分子肝素钙是其主要药物。

低分子肝素钙(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的药理作用主要为:因子Ⅹa活性,对Thrombin和bloodcoagulationfactor并无显著性影响,低分子肝素钙的bloodcoagulationfactor和因子Ⅹa活性是使用生物药物分析方法中的酶法将普通肝素散聚形成,一般情况下,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6KD,低分子肝素钙具有的抗凝血值达到4.0,而最基本的肝素仅为1,这一比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它的因子活性较强,能够更加有效的形成抗栓功效,本文的这一研究结果与王凌,林荣[5]等人的论断结果一致。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通常选用皮下注射,因为将药物注射进皮下组织后,它所产生的生物性能将高达100%,治疗方法简单,且不良反应小,使用此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使用Heparin的效果较为一致,因此,在注射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注射,药量需严格控制。

在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患者中,对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研究,普遍为C反应蛋白持续上升,其中C反应蛋白的上升能够间接性的导致monocytes表达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跨膜单链糖蛋白,对凝血系统和complementsystem[6]进行激活,造成凝血的机体以及纤维蛋白溶解失去平衡,患者冠状动脉的发生情况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密切相连的态势,也可以说C反应蛋白决定了冠状动脉的发生,并且CRP直接对血管破损产生影响。在常规治疗中,通常应用药物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药物本身不仅能够降血脂,还能够在降低血脂的同时,不会使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类药物起到的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性的意义,当然,应用药物的剂量不一,所给患者带来的结果也各有不同。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对C反应蛋白水平的上升起到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HMG-CoA还原enzymeinhibitor[7]后,形成了他汀类的药物,他汀类药物最有效的功效就是抑制CRP水平上升,并相应的将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数量降到最低值,从而有效控制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8],并且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抑制这些因子的产生。除了上述有利作用外,他汀类药物也能修复内皮细胞。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应用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救治,作为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之一,它能够增加肝受体结构,将低密度脂蛋白吸收。关于此药物的毒理性质已经进行过大鼠实验,根据研究结果说明,酶抑制作用的可逆性与人体酶亲和力十分受益,在牛川,王清[9]等人的文章中也有所呈现。

根据有关学者的论断陈述,以及研究结果说明,对不典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为了术后更好的恢复机体,使用他汀类药物也有良好的效果,它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副作用发生,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将瑞舒伐他汀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意义重大。在本次结果研究中,我院对共92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联合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总有效人数为44人,无效人数仅为2人,在参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83%,治疗总有效人数仅为38人,无效人数为8人,由这一结果也可指,将低分子肝素钙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意义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方法值得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太珍,陈丽,李敏莉等.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0):234-236.

[2]罗丽君.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97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296.

[3]莫基敏,林道波.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587-3588.

[4]李庆云,刘丰,谭荣荣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和GMP140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9):1102-1104,1118.[5]王凌,林荣.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9):2417-2418.

[6]姚伟丰,刘云飞,高明喜等.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和肌钙蛋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97-99.

[7]吴志红,孙玉然,连晓芳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12(10):748-750.

[8]谢文超,李平,王正东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和抗炎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6727-6729.

[9]牛川,王清.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Lp-PLA2、Lp(a)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