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

罗妍

潮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广东潮州521000

摘要: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长期的功能性、过热化城市改造以及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导致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不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的未来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意识逐渐提升。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进行了相应分析和探讨,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规划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珍贵历史财富,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记忆与见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该城市的记忆,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做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工作,相应部门应提高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

(一)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氛围不断向好

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步伐不断较快,归于追求经济发展,城市大面积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不胜枚举,导致城市老街道、旧古迹等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景房别墅等建现代化建筑,城市的现代化气息也来越浓郁。随着人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国家政府以及相应机关部门出台了各种保护措施,城市相应部门也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历史文化保护逐渐回暖,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环境,保护形势不断向好。

第一,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建设成果显著。根据权威的普查结构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第七批国保单位数量普查工作中,相应保护单位数量相比于第六次多出一倍之多,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明显增加,为相应工作的开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形式、多层次保护。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多层次的评选,形成了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层次的保护框架体系,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升到了国家保护层面,拓宽了其保护层面[1]。第三,相应保护法律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柱,相应法律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氛围不断向好。

(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效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第一,城市文化建设工程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利用城市的文化建设工程为主要载体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部分城市利用自身的的丰富文化资源,成立了城市的文化保护示范区等,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还利用当前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城市的文化建设产业,注重打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突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优势。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第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绩突出。如:浙江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海洋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效果显著,安徽地区的生态保护效益显著。

(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问题突出

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我们也要意识到城市历史文化的严峻形势及其突出问题。第一,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当前仍有大部分城市将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同时还存在着机构设置无力,人员配置不强,专业人员匮乏,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第二,部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损坏严重。在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导致部分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严重破坏,给相应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当前部分城市还存在着边破坏边建设的现象,导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效果不强[2]。第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部分城市历史文化观念以及工艺已经逐渐不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并且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较为艰巨、复杂,需要做好长期的规划和管理。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探讨

(一)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涉及范围较广,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体系,国家以及政府的力量有限,所以在实际保护工作注重,还要注重强化社会量的参与,保留协同保护机制。一方面要以政府为引导,强化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相应政府部门可以与社会企业或其他力量建立合作保护机制,建设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发展城市历史文化产业,由政府部门进行主导和监督,社会企业进行具体的产业建设和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要注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政企合作的有效性,规范合作保护行为。另一方面要唤醒群众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注重提升公民素质。城市民众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通过群众的参与,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强化各种先进技术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尤为必要。文化遗产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部分发达国家也已经开始了相应研究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以国家政策为主要,以公共资金为基础,启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对各种历史遗产、古建筑、历史城市等文物和遗产进行虚拟化建设,对其进行数字化的保护工作。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要注重对国外优秀经验的借鉴和利用,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硬件、软件、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注重强化技术创新和发展,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文化遗产保护道路[3]。

(三)保护与发展管理体制建设

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异常的资源条件、功能定位以及片区规模等情况,制定科学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管理体制,设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管理机构全权负责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给与其充分的工作自主性,保障相应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设置协调结构,对相应管理工作以及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进行全面协调,保障政府干预的有效性。此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管理体制不是一劳永逸的,应随着城市发展以及保护工作的推进不断进行改进,保障其与实际保护需求的符合性,提前对后果和风险进行预测,避免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在当前社会形式下,必须要提升保护工作的重视,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与规划。应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发展体系之中,保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设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湘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与商业空间的作用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7(6):127-127.

[2]徐永志,李霞.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以拉萨市八廓街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9-72.

[3]王慧,张甲,陶柏延.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与治理模式——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改造为例[J].城市建筑,2016(30):32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