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课堂师生问答交流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对高中历史课堂师生问答交流的几点思考

谢林森

谢林森

(苍南县龙港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温州325800)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提问的设置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历史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进行师生问答交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通过几则案例,探讨师生交流应该注意的事项。有效的师生问答,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能力,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用已学过的知识理解、分析当前实际的能力。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教学;师生问答;案例;反思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通过问答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是虚的。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呢?本文通过几则师生问答的实例,结合教师当堂应激的点评,谈谈一孔之见,请大家斧正。

一、案例1过程及反思

问题1: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各有何重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声音很轻地回答(教师走近学生才能听清):资产阶级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临时约法》,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推翻了三座大山,为后来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教师点评:很好,这位同学基本理解了题意,较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题。回答这个题目首先要抓住“政治民主化”这个概念,相对专制而言的,体现了由更多人民做主的政治趋势的内容都要回答进去;并且答题的要求是“概述”而不是“概括”,在列举史实之后,要有简短的叙述。答案里面最好要包括具体的史实和表现,如《临时约法》和建国后的三大民主制度,都是近代化或现代化在政治的具体进步。

教学反思:教师的解题思路可以解释得更详细一些,如概述和概括的区别?概述是概括之后还要叙述,列出史实还要有所表述。这方面在上述教师的点评中基本上还只是蜻蜓点水一句带过,没有具体列出,学生还是不会有深刻的印象,最好教师加上板书解释,更能有助于让学生吸收;同时提问到的学生是班级最好的学生,表述的声音又太轻了,教师点评没有把握其它学生的情况,针对性可以说大打折扣。所以说,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不是教师和回答的学生两个人之间的事,更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教师如何把与一个人的交流转化为与所有学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二、案例2过程及反思

问题2:2011年10月10日,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请你为这篇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学生回答:辛亥革命和民族复兴。教师点评:很好,与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非常符合。同时,教师打出幻灯片:

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

除此之外,还可以拟定“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主流思潮的传播”等标题。教学反思:教师的点评和分析不够到位。学生之所以能够直接回答出与人民日报社社论相近的答案,是因为在前面看过一张幻灯的展示,内容是:“3月3日下午15:00,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幕会。贾庆林说,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以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引导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所以学生直接回答似乎非常准确,这一点也不奇怪,只是具体情境下的一种应激反应。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生相类似的情况,但是这不意味着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点评的关键是教师缺少了一个继续的环节,没有进一步追问并让学生再回答:结合辛亥革命课本所学知识的某一个方面,可以拟定更具体的而不是这样高度概括的标题。所以说,在课堂的问答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必须把问题解释清楚,注意学生反馈的细节,重视引导,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而是为了学生真正掌握这种分析归纳问题的技巧。

三、案例3过程及反思

问题3:材料西方的研究一般都同意,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巨大,但60年代则不那么大。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人民币738亿元增长到了1959年的人民币1234亿元,增长了7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概括推动中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建国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的思路基本上还是对的,但是在基础的历史知识上可能有些记忆模糊了。解答问题首先必须从看懂问题开始,本题的“主谓宾”是“概括因素”,“定状补”是从20世纪50年代经济尤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角度入手。审清楚题意后,马上抓住知识点在历史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只要回忆新中国在50年代经济方面做过哪些事,采取了哪些措施,把事件组织回答出来就可以。另外,1956年还有个重大的事件:中共八大。它与经济是直接有关的,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要求国家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一点是必须要回答的内容。教师反思:这位学生反馈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大部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教师的点评也及时准确,能够抓住学生的问题,有思路、有学法指导的分析讲解,具体到落实教材全部所学的20世纪50年代经济的措施的基础知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逻辑条理化。尽管有些应试的考虑在里面,但是必要的条件反射和思路还是需要固定下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追逐每一节课堂上的提问。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恰到好处地进行课堂提问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对于历史教师是一般的要求,也是较高的要求。而教师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学科素养和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