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的应用分析李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2

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中的应用分析李琦

李琦

奥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智能化技术的出现,给自动化控制带来了新的技术。智能化技术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而且具有其他方面的智能作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应用分析

引言

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可以提高电气控制的智能水平。文章分析了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价值,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并针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可以给业界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1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价值

从目前实际来讲,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主要是依赖PLC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但是难以实现智能化的操作。而智能化技术与PLC技术相比,智能程度更高,可以在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发挥其他功能,体现出更加重要的价值:1)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现如今,电气工程领域的大型设备、大型系统越来越多,控制更加复杂,这也就增大了安全风险。智能化技术可以对电气工程实现全面分析,针对危险点予以重点管控,这就有效提高了安全性。2)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在传统自动化控制模式中,控制稳定性存在不足,程序出错或是软硬件设备故障,都会给自动化控制带来影响,可能造成宕机。而智能化技术可以规避程序错误问题,软硬件设备的性能也更大,这就可以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稳定性。3)智能化技术具有学习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可以逐步学习,从而不断优化控制系统,提高效率。

2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的优势

2.1功能便捷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器对系统的调节功能更便捷,及时响应系统发生的变化,逐渐提高本身的性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高效性。和传统自动控制器对比,智能化的控制器在调节和控制功能上更胜一筹,其对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工作更适合。此外,智能化的控制器还能利用远程数据对自身数据进行调节,实现无人化管理,推动了电气工程向无人操作的方向发展。

2.2提高工作准确性

在使用传统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工作时,需准确掌握控制对象,明确内部的变化方程,同时还应对其做模型设计,其中会存在多种无法预料的因素,若不能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则会导致模型设计的准确性不高,降低实际的工作效率,不能实现预估的期望效率。应用智能化的控制器不需要建立对象而进行模型设计,因此可从根本上避免出现难以掌控的因素,进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准确度。

2.3细化程度高

智能化的控制器的细化能力较高,当其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之时,即使输入陌生数据,也可对其进行细化,最大限度满足对系统的控制需要。同时其对被控制对象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在智能化的控制器之下,可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然而,当控制对象发生改变时,就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应按照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控制对象进行分析,对控制要求严格审核。当在使用智能控制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排查工作,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仔细分析。

3电气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智能化

故障诊断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因为在实践中,由于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故障。在以往的模式下,出现故障后需要进行人力排查,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而通过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实现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智能化。具体来说,就可以利用智能技术构建故障诊断智能系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该系统可以智能分析故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如果还需要外部因素的接入,那么智能系统可以将解决方案传送给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从外部进行辅助。

3.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便利,在很多行业以及生活中的很多领域中,都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真正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升,在进行远程控制、非故障诊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神经网络系统。定子电流的形成由两个子系统神经网络确定,用于电动态参数识别和转子速度的电动态参数识别。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前馈,并且使用诸如反向学习算法的算法来监视电驱动系统和AC电动机。当使用了智能化技术后,网络系统的抗噪性得到有效强化,可以做到没有配备控制模型时,仍然有效的识别和处理信号。神经网络提高了诊断系统的可靠性,多个传感器可以同时运行。当神经网络看起来被映射时,激励函数,隐藏层和最优隐藏层存在于网络中,并且由神经学习反向错误技术处理。(2)模糊逻辑控制。模糊控制器是PID控制器的良好替代品,模糊控制通常用于数字动态系统。M型控制器可用于速度调节控制,而M型和S型有自己的特殊规则库。当模糊控制发生时,推理引擎可以做出推论并做出决定。数据库和语言控制库是知识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神经网络推理机和模糊控制器推理机进行建模后,增加了专家经验和知识。(3)PLC系统。PLC技术作为电气生产的一大辅助技术,很好的满足了当前电气控制日渐提高的需求,将来势必会代替继电器。通过运用此技术,就可以对集控室进行手动或者自动的控制,还可在借助现场安置的传感器与远程的I/O实现显示屏监控,这就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PLC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自动控制供电系统,还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3.3控制应用

在电气系统中应用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可节省系统在运行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是智能技术内部的专家系统、模糊技术,应用智能技术,可打破各种外在限制,从而实现无人、远程、自动管理等形式的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具体方向。因此,要不断完善智能控制系统,确保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过程当中,能使用科学的方案,进而促进系统智能性程度的提高,提高电气管理的水平,通过更科学的智能化体系促进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促进各行业的稳定发展。

3.4在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就是智能控制,以此提高电气工程控制的水平,具体来说,在实践中,可以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融入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中。这种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出现已经多年的一种智能技术,基于人类大脑构建网络神经模型,通过一个个微小的单元,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分析功能,并且基于计算机运算基础上,强化这种分析功能,从而在控制方面体现出更加强大的效果。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就可以对这种技术实现运用,构建智能控制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便捷调节系统、提高系统运行的准确性、数据分析更加细化等特点,因此自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重视其在设计、控制、PLC以及故障诊断方面的具体应用,提高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水平,促进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武云.电气工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9):42-43.

[2]张占江,黄清坤.电气工程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与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10):26.

[3]范忠军,徐春波.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7):239-240.

[4]陈世杰.基于智能技术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