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炮制与应用

/ 1

地黄的炮制与应用

孙永生

孙永生(黑龙江省宾县中医院黑龙江宾县1504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347-02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明·陈嘉漠云:“江浙壤地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怀庆府即今河南省武陟、济源、原阳、修武、温县一带。为适应临床所需,历代对地黄的炮制方法很多。例如:酒熟地,干生地、熟地、焦生地、焦熟地、鲜生地、生地炭、姜汁制、砂仁制,量便拌制、醋制、盐水制、蜜水制、黄连制、红花制、蛤粉拌,黄酒砂仁制、黄酒砂仁陈皮制,白酒砂仁生姜制等散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及各炮制专著中。本文就其炮制历史沿革,传统及现代炮制方法与临床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一地黄炮制的历史沿革

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沥伤中,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优良。”后《名医别录》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其性大寒,其熟乃后人复蒸晒者。”使炮制品有生熟之分。随着中医学发展,简单的炮制品已不能完全适应临床的需要,于是到汉代《金匮要略》中就出现了蒸制取汁的记载。后到南北朝,辅料炮制和蒸制又进一步扩大了地黄的医疗范围,《雷公炮炙论》记载:“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就是一例。唐朝《备急千金方》也提出了复蒸:“晴日早蒸之,暴于日中,夜置汁中以制盖之,明朝又蒸,古法九遍止,今但看汁尽色黑,熟、蒸三、五遍亦得。”宋《史载之方》也有“洒酒九蒸九暴”的记载。明清两代地黄的炮制辅料已由单纯的酒发展到姜、醋、盐、人乳、药汁、固体药物等,使地黄炮制得到空前的发展。解放后,随着各省市对炮制经验的整理和交流,陆续制定了一些炮制规范。《药典》中收载了生地黄、酒熟地黄、蒸熟地黄三个品种。而其它诸如姜汁制、盐制、醋制等因临床价值不大而被收录。

二炮制方法及应用

1、鲜生地。有两种制法,其一是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捞出,切段1-1.5cm长;其二是取净鲜生地,捣烂榨取汁。此两种方法都做临时配方用。李时珍称鲜生地“其性大寒,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

2、干生地。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捞出;润透后切2-3mm厚片,干燥。对热病烦燥,发斑发疹,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血疗效则更为显著。

3、熟地(清蒸,酒蒸)。生地味甘而性寒,对阴虚血虚的病人都不适宜。《本草衍义》曰:“经只言干生二种,不言熟者,如血虚劳热,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须用地黄者,生常虑大寒,如此之类,故后地改用蒸曝熟者。生熟之功效,不可不详。”《药典》对熟地的炮制做了以下要求,取净地黄,照酒炖法(或蒸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干时,切厚片,干燥。酒性大热,生地性寒,以热制寒。加酒蒸制成熟地,可使其药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变补,同时熟地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又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使熟地滋而不腻,适用于血虚和肾阳不足,精血亏损,目昏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经闭,崩漏等。

目前还有一种用高压蒸制法制熟地的方法。将净生地浸泡至外表发软而内心无改变时捞出沥干,装入稀麻袋后缝好口入清毒柜,将消毒柜阀开至“消毒”处,在压力达0.7kg/cm2,温度90。C时进气30分钟,再将阀门开至“干燥”处,继续进气10分钟,然后关闭进气阀。放置1小时,待柜内压力温度均降至安全范围,开柜取出,立即切片,晾晒一天使外表不粘手后置适当容器中,按生地重量50%拌入黄酒闷二十四小时(待酒尽药透),仍装入柜蒸制。将阀门开至“消毒”处,压力达1.2kg/cm2温度110℃时蒸40分钟,然后开阀门至“干燥”处进气10分钟压力(0.7kg/m2,温度80℃)方可停止进气,放置90分钟后取出。摊晒即可。这样高压蒸制既可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又可达到“色黑如漆,味甘如饴”的要求。

4、生地炭,熟地炭。炮制方法:取生地片(或熟地片)大小分档,用武火炒至外焦黑色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放凉。血见黑而止,生地炭入血可凉血止血;熟地炭止血,补脾胃,治崩漏出血等证。

以上是目前较常使用的几个炮制品的炮制方法,如若临证治疗时,也可辨证使用其它炮制品,以保证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